“回瞻魏闕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瞻魏闕路”全詩
回瞻魏闕路,空復子牟心。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是唐代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坐船離開浙江時的心情和思緒。
首先,詩的背景是在八月,孟浩然觀潮活動結束后離開浙江。他乘船渡過三江,越過大海來到了潯州。
接下來,他回望離開的路程,眺望著遠處的魏闕。魏闕是古代魏國的皇宮,這里象征著孟浩然離開的地方。當他回望這條離開的路,發現自己的心境空靈而自由,不再束縛于塵世的煩惱。
最后一句“空復子牟心”,意思是孟浩然的心境變得空靈,并且遠離了世俗的浮華。子牟是一個富貴人家的人名,這里借指世俗中的富貴和名聲。孟浩然通過這首詩表達了離開浙江的喜悅和遠離塵世的愿望。
這首詩的詩意主要表達了離開時的心情和寫作者對塵世煩惱的反思。通過觸景生情的手法,詩人將自己的心情情感融入到離開的過程中。整首詩流暢自然,語言簡潔優美,充滿了孟浩然的獨特風格。
總的來說,這首詩是一首表達了作者心境變遷的詩作,通過描寫離開的過程和回望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看法和對自由和心靈的向往。
“回瞻魏闕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xià zhè jiāng zhōu zhōng kǒu hào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
bā yuè guān cháo bà, sān jiāng yuè hǎi xún.
八月觀潮罷,三江越海潯。
huí zhān wèi quē lù, kōng fù zi móu xīn.
回瞻魏闕路,空復子牟心。
“回瞻魏闕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