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見華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久客見華發”全詩
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
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
時聞沙上雁,一一背人飛。
分類:
作者簡介(潘閬)
潘閬(?~1009)宋初著名隱士、文人。字夢空,一說字逍遙,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揚州(今屬江蘇)人。性格疏狂,曾兩次坐事亡命。真宗時釋其罪,任滁州參軍。有詩名,風格類孟郊、賈島,亦工詞,今僅存《酒泉子》十首。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潘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是宋代潘閬的詩作,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客見華發,孤櫂桐廬歸。
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
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
時聞沙上雁,一一背人飛。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歲末歸鄉的心情。詩人久居他鄉,看到故鄉的變化,感到歲月的流轉,自己也已經年老。他獨自乘著小船從桐廬回到了錢塘(現在的杭州),在傍晚時分靠岸。新月初升,但并沒有照亮大地,而夕陽已經西斜,但仍有余暉,給人一絲溫暖的感覺。漁浦的風很急,水勢湍急,而遠處的龍山上的煙火很微弱,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詩人時常聽到沙灘上的雁聲,它們一只一只地飛過,背向著人類。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歲末歸鄉的情懷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桐廬歸程中的新月和落日的景象,以及漁浦的風景和龍山的煙火。這些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呼應,形成了一種深情的意境。
詩中的新月雖然無法照亮大地,但仍然是歲末的象征,它代表著新的開始和希望。夕陽雖然已經西斜,但仍然有余暉,這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也是對歲末的美好祝愿。漁浦的風水急,龍山的煙火微弱,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與詩人歸鄉的心情相契合。最后,詩人聽到沙灘上的雁聲,它們一個個飛過,背向著人類,給人一種離別的感覺,也暗示著歲末的離別和別離之情。
整首詩以景寫情,以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歲末歸鄉的情懷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久客見華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mù zì tóng lú guī qián táng wǎn pō yú pǔ
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
jiǔ kè jiàn huá fà, gū zhào tóng lú guī.
久客見華發,孤櫂桐廬歸。
xīn yuè wú lǎng zhào, luò rì yǒu yú huī.
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
yú pǔ fēng shuǐ jí, lóng shān yān huǒ wēi.
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
shí wén shā shàng yàn, yī yī bèi rén fēi.
時聞沙上雁,一一背人飛。
“久客見華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