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草螢光已不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露草螢光已不流”全詩
搔首與誰論往事,星河無語下城頭。
分類:
作者簡介(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后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徽宗親制“居臣慶會閣詩”,下令群臣獻詩,汪藻一人獨領風騷,與胡伸俱有文名,時稱“江左二寶”。素與王黼不和,提點江州太平觀,終黼之世均不得用。欽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再遷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紹興元年(1131),除龍圖閣直學士,知湖(今屬浙江),后知撫(今屬江西)、徽(今安徽歙縣)、泉(今屬福建)、宣等州。紹興十三年(1143)罷職居永州(今屬湖南),官至顯謨閣大學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卒贈端明殿學士。為官清廉,“通顯三十年,無屋廬以居。”《全宋詞》錄其詞4首。
《宿酂侯鎮》汪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酂侯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汪藻。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微涼初破候蟲秋,
露草螢光已不流。
搔首與誰論往事,
星河無語下城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涼爽的秋天夜晚,在酂侯鎮過夜的情景。詩人感嘆秋天的微涼已經打破了昆蟲的鳴叫,草地上的露水不再流動。他孤獨地搔首思考過去的事情,但沒有人能與他分享。在城頭下,星空靜默無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意境。通過描繪微涼的秋天夜晚,詩人呈現了一種安靜、寂寞的氛圍。他觀察到鳴叫聲的減少、露水的停止流動,這些細微的變化反映出時間的流逝和孤獨的感覺。
詩中的“搔首與誰論往事”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渴望與他人分享回憶。他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但沒有人能與他一同回憶過去。最后兩句“星河無語下城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無言的心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夜晚場景,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成功地將自己的情感與讀者產生共鳴,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靜謐而凄美的意境。
“露草螢光已不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cuó hóu zhèn
宿酂侯鎮
wēi liáng chū pò hòu chóng qiū, lù cǎo yíng guāng yǐ bù liú.
微涼初破候蟲秋,露草螢光已不流。
sāo shǒu yǔ shuí lùn wǎng shì, xīng hé wú yǔ xià chéng tóu.
搔首與誰論往事,星河無語下城頭。
“露草螢光已不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