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慟哭一聲唯有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慟哭一聲唯有弟”全詩
慟哭一聲唯有弟,故時賓客合如何。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哀王荊公》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哀王荊公》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前沒有官職,不再忙碌奔波,
只有一些粗酒和稻草。
悲痛地哭泣,只有弟弟陪伴,
曾經的親朋好友如今何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王荊公境遇的悲傷和思考。王荊公可能是一位失去官職的貴族或顯貴,不再奢華富有,過著平凡樸素的生活。他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漸漸消失,只剩下弟弟與他相伴。詩詞通過描繪王荊公的現狀和情感表達,反映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以及作者對這種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賞析:
《哀王荊公》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示了宋代社會中一個曾經富貴的人物淪落的悲慘景象。門前無爵,指的是王荊公失去了官職和財富,不再擔任重要職位,過著平凡的生活。玄酒生芻,形容他的財物已經十分貧乏,只有一些粗酒和稻草,與過去的奢華形成鮮明對比。慟哭一聲唯有弟,表達了王荊公內心的悲痛和孤獨,只有弟弟作為唯一的親人陪伴在他身邊。
最后兩句“故時賓客合如何”,表達了作者對王荊公曾經的親朋好友的思念和惋惜,這些曾經的賓客在他的困境中已經消失不見。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展現了王荊公的沉淪和孤獨,以及作者對時光流轉和命運變遷的思考。它喚起人們對過去輝煌的回憶,同時也引發對生命的無常和人世間的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無常的感嘆,以及對人情世故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慟哭一聲唯有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i wáng jīng gōng
哀王荊公
mén qián wú jué bà zhāng luó, xuán jiǔ shēng chú yì bù duō.
門前無爵罷張羅,玄酒生芻亦不多。
tòng kū yī shēng wéi yǒu dì, gù shí bīn kè hé rú hé.
慟哭一聲唯有弟,故時賓客合如何。
“慟哭一聲唯有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