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新來瘦幾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是新來瘦幾分”全詩
每於霜後播清芳。
枝頭蛺蝶如羞見,籬外征鴻不可聞。
情脈脈,思紛紛。
繞窗吟詠理馀薰。
卷簾人在西風里,知是新來瘦幾分。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陳德武)
陳德武(生平不詳)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遺音》一卷。其《望海潮》詞云:“之官路遠,篙師又促舊航。”又同調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蓋嘗出仕,道經錢塘、桂林、睢寧、潯陽等地。余皆不詳。
《鷓鴣天》陳德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三徑芳根自不群》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德武。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條小徑上的芳草自成一組。
每當霜后播撒清香。
花枝上的蝴蝶好像害羞地避開,
籬笆外的征鴻聲音無法聽聞。
情意綿綿,思緒紛紛。
圍繞著窗戶吟唱,理會著余香。
卷起的簾子里,一個人在西風中,
知道是新來的瘦弱了幾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幽美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三條小徑上芳草的獨特之處,表達了它們與眾不同的美麗。每當霜后,芳草散發出清香,給人以愉悅的感受。蝴蝶在花枝上飛舞,卻像害羞一樣躲避,增添了一絲嬌媚的氛圍。而在籬笆外,征鴻的叫聲卻無法被聽到,給人一種遙遠的感覺。詩人的情感流淌不止,思緒紛飛,他圍繞著窗戶吟唱,感受著余香的氣息。最后,描寫了一個人卷起簾子,身處在西風中,知道自己因為新來的冷風而變得瘦弱了幾分。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對情感的表達。詩中的芳草、蝴蝶、征鴻等形象生動而具體,給人以強烈的感觸。每當霜后芳草散發清香,給人以愉悅的感受,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享受。蝴蝶的害羞和征鴻的遙遠,象征了人情世故和離別之感,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
詩人通過窗戶吟唱,理會著余香,展示了自己對自然美景的領悟和情感的抒發。最后,作者以自己卷起簾子的形象,表達了對新來的冷風的感受,以及由此帶來的瘦弱之感。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情感表達,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情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內心世界。
“知是新來瘦幾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sān jìng fāng gēn zì bù qún.
三徑芳根自不群。
měi yú shuāng hòu bō qīng fāng.
每於霜後播清芳。
zhī tóu jiá dié rú xiū jiàn, lí wài zhēng hóng bù kě wén.
枝頭蛺蝶如羞見,籬外征鴻不可聞。
qíng mò mò, sī fēn fēn.
情脈脈,思紛紛。
rào chuāng yín yǒng lǐ yú xūn.
繞窗吟詠理馀薰。
juàn lián rén zài xī fēng lǐ, zhī shì xīn lái shòu jǐ fēn.
卷簾人在西風里,知是新來瘦幾分。
“知是新來瘦幾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