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家應是荔支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家應是荔支天”全詩
好在故園桃李,為誰開誰落。
還家應是荔支天,浮蟻要人酌。
莫把舞裙歌扇,便等閑拋卻。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好事近》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湖上送殘春》是宋代詩人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詞,下面是這首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湖上送別殘春,已經失去離別時的約定。
好在故園的桃花李子,為了誰而綻放、凋落。
回家應該是夏天的時候,螞蟻在游蕩尋找人們的款待。
不要把舞裙和歌扇拋棄,像是隨便丟掉的東西一樣。
詩意:
《好事近·湖上送殘春》以描繪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離別的情緒和對故園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湖上送別殘春的景象,暗喻詩人與春天逝去的離別情景,已經失去了當初的約定。然而,詩人仍然寄望于故園中盛開的桃花和李子,希望它們能為某人而綻放、凋落。詩人希望盡早回到故園,享受夏天的歡樂,而螞蟻的活動則象征著豐收和喜慶的氛圍。最后,詩人呼吁不要拋棄舞裙和歌扇,這是象征著歡樂和美好的事物,不應隨意拋棄。
賞析:
《好事近·湖上送殘春》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天逝去的情景,給人以離別之感。詩人通過描寫桃花和李子的盛開和凋落,表達了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螞蟻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豐收的喜悅,為詩中的情景增添了一抹歡樂的色彩。最后,詩人提醒人們不要隨意拋棄象征歡樂和美好的舞裙和歌扇,傳達了珍惜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寓意。
整首詞以離別和懷念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眷戀和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同時,通過對季節變遷和人生離合的描繪,傳遞了生命的短暫和珍貴的意味。這首詞充滿了離情和哀愁,展現了黃公度細膩的情感描寫和對生命的深思。
“還家應是荔支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hú shàng sòng cán chūn, yǐ fù bié shí guī yuē.
湖上送殘春,已負別時歸約。
hǎo zài gù yuán táo lǐ, wèi shuí kāi shuí luò.
好在故園桃李,為誰開誰落。
huán jiā yìng shì lì zhī tiān, fú yǐ yào rén zhuó.
還家應是荔支天,浮蟻要人酌。
mò bǎ wǔ qún gē shàn, biàn děng xián pāo què.
莫把舞裙歌扇,便等閑拋卻。
“還家應是荔支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