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了天恩出內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謝了天恩出內門”全詩
白旄黃鉞分行立,一點猩紅似幼君。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謝了天恩出內門,
駕前喝道上將軍。
白旄黃鉞分行立,
一點猩紅似幼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場景,詩人感謝上天的恩賜,能夠脫離平凡的生活,進入權貴的內門。他駕車前往拜訪上將軍,騎兵分列兩旁,手持白色旗幟和黃色軍權,顯得威武雄壯。詩中還描繪了將軍身旁的一位年輕君主,他的服飾上有一點猩紅色,顯得年少氣盛。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時期權貴和將軍的威嚴和榮耀。詩中的詞語簡潔明了,通過對顏色和服飾的描繪,傳遞出了壯麗的場景和權勢的象征。白旄和黃鉞是將軍的標志,表現出將軍的威風和統帥之力。猩紅色則象征著年輕君主的熱情和朝氣,與將軍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直接而生動地展示了權貴和將軍的形象,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權勢和榮耀的向往。通過描繪這個場景,詩人表達了對尊貴地位和榮譽的向往,并在其中展現了對權力的敬畏之情。這首詩詞在形象和意境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權勢和地位的思考和表達。
“謝了天恩出內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xiè le tiān ēn chū nèi mén, jià qián hè dào shàng jiàng jūn.
謝了天恩出內門,駕前喝道上將軍。
bái máo huáng yuè fēn háng lì, yì diǎn xīng hóng shì yòu jūn.
白旄黃鉞分行立,一點猩紅似幼君。
“謝了天恩出內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