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巾頭半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脫巾頭半白”全詩
中道亡三鑒,危時憶九齡。
網羅無處避,鼙鼓不堪聽。
身遠遼陽渡,心懷崗首亭。
脫巾頭半白,傾蓋眼誰青。
斷雁西風急,潸然涕泗零。
分類:
作者簡介(劉著)
劉著(約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鵬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均不詳,北宋宣、政年間(1111~1125)登進士第。入金任居州縣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守武遂,終于忻州刺史。皖有玉照鄉,既老,號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詩,與吳激常相酬答。《金史》無傳,事見《中州集》卷二。詞存一首。
《次韻彥高即事》劉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彥高即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著。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福威看九落,
筆削在麟經。
中道亡三鑒,
危時憶九齡。
網羅無處避,
鼙鼓不堪聽。
身遠遼陽渡,
心懷崗首亭。
脫巾頭半白,
傾蓋眼誰青。
斷雁西風急,
潸然涕泗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動蕩的時代中的感受和思考。詩人通過幾個意象和場景,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自己身處其中的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時局的擔憂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福威看九落:
福威是指福祉和威嚴,九落意指國家的凋敝。這句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衰敗的觀察和感受。
筆削在麟經:
這句意味著作者的文才被壓抑,無法充分發揮。麟經是一種傳世的古書,這里象征著文化的瑰寶。
中道亡三鑒:
中道指的是中央政府,三鑒指的是三個明鏡,也代表著明智的指導和公正的判斷。整句表達了國家政權失去了明智和公正的領導。
危時憶九齡:
危時指的是危機時刻,九齡是指作者自己的年齡。詩人在國家危機之際回憶起自己年少時的志向和抱負。
網羅無處避,鼙鼓不堪聽: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感到無處可避難,國家動蕩的局勢讓他感到心煩不安。
身遠遼陽渡,心懷崗首亭:
這句詩意味著作者身處邊疆的遼陽,心中卻懷念著國家的中心--崗首亭。表達了作者遠離家鄉,思念中原的情感。
脫巾頭半白,傾蓋眼誰青:
這句表達了作者年老的狀態,巾頭半白意味著頭發已經斑白,傾蓋眼誰青則表示眼力不再年輕,看不清未來。
斷雁西風急,潸然涕泗零:
這句是詩詞的收尾,以悲涼的氣氛結束。斷雁西風急意味著離散和孤獨,潸然涕泗零則表示詩人的悲傷和淚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幾個意象和場景,抒發了作者對國家動蕩的憂慮和自身處境的感受。詩人在描繪自己的困境和失落的同時,也流露出對國家的關切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脫巾頭半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àn gāo jí shì
次韻彥高即事
fú wēi kàn jiǔ luò, bǐ xuē zài lín jīng.
福威看九落,筆削在麟經。
zhōng dào wáng sān jiàn, wēi shí yì jiǔ líng.
中道亡三鑒,危時憶九齡。
wǎng luó wú chǔ bì, pí gǔ bù kān tīng.
網羅無處避,鼙鼓不堪聽。
shēn yuǎn liáo yáng dù, xīn huái gǎng shǒu tíng.
身遠遼陽渡,心懷崗首亭。
tuō jīn tóu bàn bái, qīng gài yǎn shuí qīng.
脫巾頭半白,傾蓋眼誰青。
duàn yàn xī fēng jí, shān rán tì sì líng.
斷雁西風急,潸然涕泗零。
“脫巾頭半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