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得細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光得細分”全詩
落葉常疑雨,方池半是云。
偶尋騎鶴侶,來此看鵝群。
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細分。
分類:
作者簡介(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黃尊師高軒觀鵝因留宿》揭傒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尊師高軒觀鵝因留宿》是元代揭傒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開啟高樓南望岳山,世間奇事我未曾聽聞。落葉紛飛常被雨所迷,方池之水半被云所掩。偶然尋覓到一位騎鶴的伴侶,來到此地觀賞鵝群。在潺湲的夜晚里,秋光變得愈發細膩。
詩意:
這首詩以黃尊師高樓觀景,意外遇見了騎鶴的伴侶和鵝群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秋天細膩之美的感悟。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世間奇事的好奇和對自然美妙變化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手法展現出秋天的美麗景色。詩人通過開啟高樓南望岳山,觀賞鵝群,以及描述落葉紛飛和方池之水被云所掩的情景,表現了秋天的壯美和變幻之美。
詩中的偶然尋覓到騎鶴的伴侶和來觀賞鵝群的情節,增加了一絲神秘感和唯美色彩。而"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細分"這句表達了詩人對秋光細膩之美的感悟,將秋天的景色與情感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共鳴。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壯美和細膩之美,體味到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感悟,同時也可以引發對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秋光得細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zūn shī gāo xuān guān é yīn liú sù
黃尊師高軒觀鵝因留宿
kāi xuān nán yuè xià, shì shì wèi zēng wén.
開軒南岳下,世事未曾聞。
luò yè cháng yí yǔ, fāng chí bàn shì yún.
落葉常疑雨,方池半是云。
ǒu xún qí hè lǚ, lái cǐ kàn é qún.
偶尋騎鶴侶,來此看鵝群。
yī yè chán yuán lǐ, qiū guāng dé xì fēn.
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細分。
“秋光得細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