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曉雞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覺曉雞鳴”全詩
列筵邀酒伴,刻燭限詩成。
香炭金爐暖,嬌弦玉指清。
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寒夜張明府宅宴》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夜張明府宅宴》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瑞雪初盈尺,
寒宵始半更。
列筵邀酒伴,
刻燭限詩成。
香炭金爐暖,
嬌弦玉指清。
醉來方欲臥,
不覺曉雞鳴。
中文譯文:
杰出的雪片剛剛積聚到一寸高,
寒冷的夜晚剛剛過了半更。
宴席上擺滿美酒,邀請親朋好友,
點燃蠟燭,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詩作。
香炭在銀色爐中溫暖舒適,
嬌滴滴玉指輕輕撥弄著音弦。
喝醉之后,只想躺下休息,
不知不覺中,清晨的雞鳴聲響起。
詩意:
這首詩詞描寫了一個冬夜的宴會場景。宴會上有美酒佳肴,朋友們圍坐在一起,互相邀請對詩,點燃蠟燭時限下完成。室內火爐溫暖宜人,音樂婉轉悠揚。孟浩然醉了,不知不覺間天已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冬夜宴會的場景,通過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這個充滿溫暖和愉悅的場景之中。詩人不僅展現了宴會的熱鬧與歡樂,還從細節中透露出一種寧靜和安逸。整首詩詞節奏流暢,意境深遠,表現了人們對于人情美好、友誼和藝術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孟浩然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刻的珍惜。整個詩詞給人一種寧靜美好的感覺,讓人流連忘返。
“不覺曉雞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yè zhāng míng fǔ zhái yàn
寒夜張明府宅宴
ruì xuě chū yíng chǐ, hán xiāo shǐ bàn gèng.
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
liè yán yāo jiǔ bàn, kè zhú xiàn shī chéng.
列筵邀酒伴,刻燭限詩成。
xiāng tàn jīn lú nuǎn, jiāo xián yù zhǐ qīng.
香炭金爐暖,嬌弦玉指清。
zuì lái fāng yù wò, bù jué xiǎo jī míng.
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
“不覺曉雞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