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入故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入故園”全詩
雨瀟瀟。
思無聊。
夢入故園,山水碧迢迢。
依舊當年行樂地,香徑杳,綠苔饒。
沉香火底坐吹蕭。
憶妖嬈。
想風標。
同步芙蓉,花畔赤闌橋。
漁唱一聲驚夢覺,無覓處,不堪招。
分類: 江城子
作者簡介(倪瓚)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江城子 感舊》倪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江城子 感舊》
窗前翠影濕芭蕉。
雨瀟瀟。思無聊。
夢入故園,山水碧迢迢。
依舊當年行樂地,
香徑杳,綠苔饒。
沉香火底坐吹蕭。
憶妖嬈。想風標。
同步芙蓉,花畔赤闌橋。
漁唱一聲驚夢覺,
無覓處,不堪招。
中文譯文:
在窗前,翠綠的影子濕潤了芭蕉。
雨瀟瀟,我的思緒無聊。
夢中回到故園,那里的山水碧藍延綿。
依然是當年我歡樂行樂的地方,
香徑消失不見,綠苔茂盛。
我坐在香煙中吹奏蕭。
回憶起那妖嬈的景象,想起那風標。
與芙蓉一起搖曳,花畔有座赤色欄桿的橋。
漁人的歌聲驚醒了我的夢,
沒有找到它的來源,可惜地無從尋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元代倪瓚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過往時光的懷舊之情。
詩的開頭,描繪了窗前翠影濕潤芭蕉的景象,暗示著雨水的落下,給人一種潮濕涼爽的感覺,同時也映照出詩人內心的無聊和思緒的漫游。
接下來,詩人夢回故園,山水碧迢迢,形容了故園的美麗景色。他回到了曾經歡樂行樂的地方,但是發現香徑已經看不見了,只剩下綠苔茂盛,這一描寫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變遷。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坐在沉香的火底吹奏蕭,回憶起那妖嬈的景象,想起那風標,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留戀之情。詩中的芙蓉和花畔赤闌橋,象征著曾經的美好時光和遙遠的回憶。
最后一句詩,漁人的歌聲驚醒了詩人的夢,他無法找到歌聲的來源,感到遺憾和無奈。這句詩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逝去時光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感嘆,對故園的思念無法得到滿足的悲傷。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回憶的描寫為主線,通過對故園的描繪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整首詩具有細膩的情感和濃郁的意境,展示了元代詩歌的特點和風格。
“夢入故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zǐ gǎn jiù
江城子 感舊
chuāng qián cuì yǐng shī bā jiāo.
窗前翠影濕芭蕉。
yǔ xiāo xiāo.
雨瀟瀟。
sī wú liáo.
思無聊。
mèng rù gù yuán, shān shuǐ bì tiáo tiáo.
夢入故園,山水碧迢迢。
yī jiù dāng nián xíng lè dì, xiāng jìng yǎo, lǜ tái ráo.
依舊當年行樂地,香徑杳,綠苔饒。
chén xiāng huǒ dǐ zuò chuī xiāo.
沉香火底坐吹蕭。
yì yāo ráo.
憶妖嬈。
xiǎng fēng biāo.
想風標。
tóng bù fú róng, huā pàn chì lán qiáo.
同步芙蓉,花畔赤闌橋。
yú chàng yī shēng jīng mèng jué, wú mì chù, bù kān zhāo.
漁唱一聲驚夢覺,無覓處,不堪招。
“夢入故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