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樹影闌干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蟾宮樹影闌干曲”全詩
茲重改呈,又作一首,共寫呈,二君卻不可扶疏玉。
蟾宮樹影闌干曲。
闌干曲。
一襟香露,幾枝金粟。
*娥鏡里秋云綠。
無端風雨聲相續。
聲相續。
不須澄霽,為沽**。
分類: 憶秦娥
作者簡介(倪瓚)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憶秦娥 昨日嘗賦憶秦娥一首,以介石齊前木》倪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秦娥 昨日嘗賦憶秦娥一首,以介石齊前木》是元代倪瓚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日曾寫了一首《憶秦娥》,以介石齊前木為題。
笑人寂寞,原因是受到風雨的傷害。
現在重改呈上,又寫了一首,共同呈上。
你們兩位卻不能被忽視,像精美的玉石一樣。
蟾宮的樹影在闌干上起伏曲折。
一片衣襟上有香氣和露水,幾支蘆葦上有金色的谷粒。
秋天的云翳在秋云里變得綠蔥。
無端的風雨聲連續不斷。
無需等待天氣放晴,就可以傾銷。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秦娥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嘆笑人(秦娥)的孤寂,認為她之所以寂寞,是因為受到了風雨的傷害。這里的風雨可以理解為世事的變遷和人生的坎坷,給笑人帶來了痛苦和煎熬。詩人重改了前一首詩,又作了一首新的詩,希望能夠呈獻給兩位君子。詩人將這兩位君子比作不可忽視的珍貴玉石,表達了對他們的敬重和重視。
接下來的描寫以自然景物為主,通過描繪蟾宮的樹影在闌干上起伏曲折,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起伏和曲折情感。衣襟上的香氣和露水、蘆葦上的金色谷粒象征著美好和豐收的象征,與前文中的風雨形成對比。這里的景物描寫帶有一定的寓意,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情,秋天的云翳在秋云中變得綠蔥,無端的風雨聲連續不斷。這里的風雨聲可以理解為世間的紛擾和無常,但詩人并不需要等待天氣放晴,就可以傾銷,意味著詩人內心的豁達和超脫。
整首詩詞通過對秦娥的憶思,以及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表達了對人生坎坷的思考和超脫的態度。在元代的詩壇上,此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表達方式展現了倪瓚的才華和詩詞創作的風格。
“蟾宮樹影闌干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qín é zuó rì cháng fù yì qín é yī shǒu, yǐ jiè shí qí qián mù
憶秦娥 昨日嘗賦憶秦娥一首,以介石齊前木
xiào rén jì mò, gài yǐ fēng yǔ shāng huái ěr.
笑人寂寞,蓋以風雨傷懷耳。
zī zhòng gǎi chéng, yòu zuò yī shǒu, gòng xiě chéng, èr jūn què bù kě fú shū yù.
茲重改呈,又作一首,共寫呈,二君卻不可扶疏玉。
chán gōng shù yǐng lán gān qū.
蟾宮樹影闌干曲。
lán gān qū.
闌干曲。
yī jīn xiāng lù, jǐ zhī jīn sù.
一襟香露,幾枝金粟。
é jìng lǐ qiū yún lǜ.
*娥鏡里秋云綠。
wú duān fēng yǔ shēng xiāng xù.
無端風雨聲相續。
shēng xiāng xù.
聲相續。
bù xū chéng jì, wèi gū.
不須澄霽,為沽**。
“蟾宮樹影闌干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