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趙少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會趙少府”全詩
廝養惡嚙馬,實坐貧失身。
發忿騎奴席,拔刀徒自分。
不會趙少府,何時別奴群。
乃知圣賢仕,端不與賤貧。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任安與田仁,周仕將軍門。
廝養惡嚙馬,實坐貧失身。
發忿騎奴席,拔刀徒自分。
不會趙少府,何時別奴群。
乃知圣賢仕,端不與賤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社會現象,詩人抱怨了官場上的許多不正之風和人際關系的復雜性。詩中通過對兩位人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貧窮者的同情。
賞析: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元代的官場。詩人以兩位人物的對比來表達他對社會現象的看法。首先,詩中提到了任安和田仁,他們是兩個不同的人物,一個是任安,一個是田仁。他們雖然都在將軍門下做官,但他們的命運截然不同。詩中提到,任安被廝養惡馬咬傷,坐實窮困失去了官位,而田仁則沒有遭遇類似的不幸。這種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和對命運的嘲諷。
其次,詩人通過描述任安的行為和情緒來表達自己的態度。詩中提到,任安發怒時騎在奴仆的床上,拔刀自行分割,這種行為顯示了他的憤懣和不滿。然而,他卻無法擺脫自己的困境,不知道何時能夠擺脫奴仆的身份。這種描寫傳遞了詩人對無法改變社會現象的無奈和失望。
最后,詩人用反問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不懂得如何效仿趙少府,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夠擺脫奴群。這種反問表達了詩人對圣賢仕宦之道的向往和對貧窮地位的不滿。詩人認為真正的圣賢士人應當遠離低賤和貧窮的地位。
總之,這首詩通過對兩位官員的對比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貧窮者的同情。它展示了元代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等級的不公,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圣賢仕宦之道的向往。
“不會趙少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n gǔ sì shí èr shǒu qí shí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
rèn ān yǔ tián rén, zhōu shì jiāng jūn mén.
任安與田仁,周仕將軍門。
sī yǎng è niè mǎ, shí zuò pín shī shēn.
廝養惡嚙馬,實坐貧失身。
fā fèn qí nú xí, bá dāo tú zì fēn.
發忿騎奴席,拔刀徒自分。
bú huì zhào shào fǔ, hé shí bié nú qún.
不會趙少府,何時別奴群。
nǎi zhī shèng xián shì, duān bù yǔ jiàn pín.
乃知圣賢仕,端不與賤貧。
“不會趙少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