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心陌上悠揚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妾心陌上悠揚蝶”全詩
妾心陌上悠揚蝶。
何處望歸鞍。
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獨自燒香罷。
惟有夢相尋。
驚鳥啼夜深。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菩薩蠻》張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郎情秋后蕭疏葉》是元代張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郎情秋后蕭疏葉。
妾心陌上悠揚蝶。
何處望歸鞍。
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獨自燒香罷。
惟有夢相尋。
驚鳥啼夜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女子對思念郎君的深情和寂寞之情。詩人借景抒懷,以秋后飄落的樹葉和妾心中游蕩的蝴蝶來描繪郎情的凄迷。她獨自站在陌上,凝望著何處有郎君的歸鞍,但卻無從知曉。春天的云彩堆砌在山外的山巒之間,梨花在新月的映襯下綻放。她孤獨地燒著香,只有夢境中才能相見。深夜里,驚起的鳥兒在啼叫,增添了夜晚的寂寥。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元曲詞風格,以婉約、抒情的筆觸表達女子對郎君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秋后樹葉的凋零和蝴蝶的飛舞,詩人將女子內心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意境。她站在陌上,遠望著歸來的郎君,但卻無法預知他的行蹤,這種等待和不確定性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張力。在春云山外的山巒之間,梨花在新月的映襯下盛開,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與愛情的渴望。然而,女子卻獨自一人燒香,只能在夢境中與郎君相聚,這種無奈和寂寞的境遇使人感到一種深深的傷感。深夜里,驚起的鳥兒的啼叫更加強調了夜晚的寂靜,與女子內心的孤獨相呼應。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女子思念郎君的深情和寂寞之情,以及對愛情的渴望和不安。它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展現了元代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妾心陌上悠揚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láng qíng qiū hòu xiāo shū yè.
郎情秋后蕭疏葉。
qiè xīn mò shàng yōu yáng dié.
妾心陌上悠揚蝶。
hé chǔ wàng guī ān.
何處望歸鞍。
chūn yún shān wài shān.
春云山外山。
lí huā xīn yuè xià.
梨花新月下。
dú zì shāo xiāng bà.
獨自燒香罷。
wéi yǒu mèng xiāng xún.
惟有夢相尋。
jīng niǎo tí yè shēn.
驚鳥啼夜深。
“妾心陌上悠揚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