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妝未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啼妝未勻”全詩
似回首趁行云。
眉黛任長顰。
正宜看、啼妝未勻。
扇犀輕按,袖羅低掩,一曲廣陵春。
飛盡畫梁塵。
曾數到、梨園幾人。
分類: 太常引
作者簡介(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太常引》張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太常引·素娥風韻自天真》是元代張翥創作的。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素娥風韻自天真。
似回首趁行云。
眉黛任長顰。
正宜看、啼妝未勻。
扇犀輕按,袖羅低掩,一曲廣陵春。
飛盡畫梁塵。
曾數到、梨園幾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素娥的女子的風姿和美麗。她的美麗天然而真實,宛如行云般輕盈。她的眉毛長而微皺,仿佛正在為某事擔憂,或者是正在梳妝打扮的過程中。她的手持扇子輕輕按在臉頰上,袖子輕輕垂低,展現了一派廣陵春天的景象。風吹去了她面龐上的塵埃,她數過梨園中有幾個人。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女子的容貌和舉止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素娥的美麗和婉約之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節描寫,使讀者仿佛能夠看到素娥的形象和她所處的環境。作者通過描述眉黛的長顰、扇犀的輕按和袖羅的低掩等細節,傳達了素娥的溫柔和婉約之美。廣陵春的描繪則給人以一種花開時節的生機和活力。
整首詩以朦朧的筆觸勾勒出素娥的美麗形象,展現了元代詩歌獨特的風格和意境。讀者在欣賞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女性之美的贊美。這首詩通過描繪一位女子的容顏和舉止,表達了對女性美的崇敬和贊美,同時也傳遞了一種溫婉、柔美的意境,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啼妝未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sù é fēng yùn zì tiān zhēn.
素娥風韻自天真。
shì huí shǒu chèn xíng yún.
似回首趁行云。
méi dài rèn zhǎng pín.
眉黛任長顰。
zhèng yí kàn tí zhuāng wèi yún.
正宜看、啼妝未勻。
shàn xī qīng àn, xiù luó dī yǎn, yī qǔ guǎng líng chūn.
扇犀輕按,袖羅低掩,一曲廣陵春。
fēi jǐn huà liáng chén.
飛盡畫梁塵。
céng shù dào lí yuán jǐ rén.
曾數到、梨園幾人。
“啼妝未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