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接仙源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接仙源近”全詩
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梅道士水亭》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道士水亭》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詩意:這首詩以梅道士的水亭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逍遙隱居的向往以及對現實世界中名利的淡漠態度。詩中通過描寫水亭所處的環境,表達了一種追求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也呼應了梅道士隱居高山的修身養性之道。
賞析:這首詩以鮮明的意境烙畫,通過描述梅道士的隱居場所和狀態,展現了作者追求寧靜自由的愿望。詩中的“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中墨守成規的官僚和名利社交的厭惡和不屑,以及對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水亭座落在山水之間,與仙靈相接,表達了作者對詩意世界和超然境界的向往。山的后面隱藏著鬼谷的幽深,給整首詩增添了神秘感和禪意。最后兩句“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再次強調了作者對清靜閑適的追求,意味著詩人再次回到這個迷人的地方,在花下與釣舟者探討人生哲學。
總之,《梅道士水亭》是一首表達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超脫塵世和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詩篇。通過對梅道士隱居場所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安詳寧靜的意境,引導讀者進入崇高的思考和超然的境界。
“水接仙源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dào shì shuǐ tíng
梅道士水亭
ào lì fēi fán lì, míng liú jí dào liú.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yǐn jū bù kě jiàn, gāo lùn mò néng chóu.
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shuǐ jiē xiān yuán jìn, shān cáng guǐ gǔ yōu.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zài lái mí chù suǒ, huā xià wèn yú zhōu.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水接仙源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