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竹如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竹如意”全詩
故人成異物,過客獨潸然。
既禮新松塔,還尋舊石筵。
平生竹如意,猶掛草堂前。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或作過潛上人舊房、悼正弘禪師)》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或作過潛上人舊房、悼正弘禪師)
池上青蓮宇,
林間白馬泉。
故人成異物,
過客獨潸然。
既禮新松塔,
還尋舊石筵。
平生竹如意,
猶掛草堂前。
中文譯文:
經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或者是經過潛上人舊房、悼念正弘禪師)
池塘上有一座青蓮宇,
林間流淌著一眼白馬泉。
故友已成了異物,
而過客卻獨自悲嘆。
既叩禮新的松塔,
又尋覓舊的石筵。
一生愛的竹如意,
依然懸掛在草堂前。
詩意:
這首詩詞可能是孟浩然寫給故人或者過去的景物的悼念之作。他經過景空寺時,發現故人已經變成陌生的存在,而自己則感到孤獨和悲傷。同時,他也追尋過去的記憶,向新的松塔行禮,同時尋找那曾經座談的舊的石筵。最后,他提到了一生鐘愛的竹如意,依然掛在草堂前,可能代表著他對過去的思念和回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孟浩然對故人和過去的思念之情。他利用池塘上的青蓮宇和林間的白馬泉來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但同時也映襯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悲傷。通過反復描寫“故人”和“過客”,他強調了故人已成為陌生人,而他仍舊懷念過去的情感。同時,他通過對新的松塔和舊的石筵的尋找,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懷念。最后,提到的“竹如意”懸掛在草堂前可能是他對過去的愛和情感的象征,這也是他對過去的一種表達和守望。整首詩詞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故人和過去的思念和回憶。
“平生竹如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jǐng kōng sì gù róng gōng lán rě huò zuò guò qián shàng rén jiù fáng dào zhèng hóng chán shī
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或作過潛上人舊房、悼正弘禪師)
chí shàng qīng lián yǔ, lín jiān bái mǎ quán.
池上青蓮宇,林間白馬泉。
gù rén chéng yì wù, guò kè dú shān rán.
故人成異物,過客獨潸然。
jì lǐ xīn sōng tǎ, hái xún jiù shí yán.
既禮新松塔,還尋舊石筵。
píng shēng zhú rú yì, yóu guà cǎo táng qián.
平生竹如意,猶掛草堂前。
“平生竹如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