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根不知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根不知數”全詩
遠近生寒云,愁根不知數。
分類:
作者簡介(謝榛)
謝榛(1495~1575)明代布衣詩人。字茂秦,號四溟山人、脫屣山人,山東臨清人。十六歲時作樂府商調,流傳頗廣,后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以聲律有聞于時。嘉靖間,挾詩卷游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為“后七子”之一,倡導為詩摹擬盛唐,主張“選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讀之以奪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后為李攀龍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諸藩王間,以布衣終其身。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功力深厚,句響字穩,著有《四溟集》、《四溟詩話》。
《古意》謝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是明代詩人謝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山無大小,
總隔郎行路。
遠近生寒云,
愁根不知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面對青山的壯麗景色時所產生的感慨和愁思。無論山的大小,都成為了阻隔作者前行的障礙。遠近之間,寒冷的云霧逐漸生起,使得作者的憂愁之情無法計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短的文字勾勒出作者的情感和景觀。詩中的青山代表著壯麗的自然景色,但同時也象征著前進道路上的阻礙。無論山的大小,都成為了作者前行的障礙物。這種描述既可以理解為旅途中的實際困難,也可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挑戰和困境。
詩中提到的寒云則是一種象征性的意象。寒云的出現使得景色變得陰冷,也讓作者的愁思更加深重。愁根不知數,暗示作者內心的憂愁難以計量,深深扎根于心靈之中。這種愁思情感的描繪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禪意,引發讀者對人生追求和內心困惑的思考。
總體而言,謝榛在《古意》中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面對青山、云霧所產生的愁思和困惑。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約精煉,但在意境上卻給人以深思和啟發,使讀者能夠在欣賞之余,思考人生的意義和面對困境時的態度。
“愁根不知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qīng shān wú dà xiǎo, zǒng gé láng xíng lù.
青山無大小,總隔郎行路。
yuǎn jìn shēng hán yún, chóu gēn bù zhī shù.
遠近生寒云,愁根不知數。
“愁根不知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