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在坳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陽在坳處”全詩
今朝罷漁早,掛網堤邊樹。
云斷一峰青,斜陽在坳處。
癡兒晚睡醒,卻訝東方曙。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瀟湘八景》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瀟湘八景》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楊基。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右山市晴嵐。
今朝罷漁早,掛網堤邊樹。
云斷一峰青,斜陽在坳處。
癡兒晚睡醒,卻訝東方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瀟湘地區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描述的景象是右山市景區的一幅早晨景色。
賞析:
詩的開頭是“右山市晴嵐”,描述了早晨的景色。接著,詩人敘述了自己今天早早結束了漁業工作,將漁網掛在堤邊的樹上。詩中描繪的這一景象似乎是在詩人勞作之后的一種休閑和享受,也展示了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
接下來的兩句詩“云斷一峰青,斜陽在坳處”,通過描繪云霧散開后的一座青山和夕陽的光芒灑在山坳之間,給人以一種寧靜、宜人的感受。這里的“云斷一峰青”也可以理解為時光的流轉,暗示了時光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兩句詩“癡兒晚睡醒,卻訝東方曙”,通過描寫一個孩子醒來后驚訝于東方的曙光,表達了對于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對未來的希望。這里的“癡兒”可以理解為純真的孩童,也可以象征著人們對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和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和對情感的表達,詩人傳達了他對自然界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給人以一種寧靜、舒適的感受,使人們對大自然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斜陽在坳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xiāng bā jǐng
瀟湘八景
yòu shān shì qíng lán.
右山市晴嵐。
jīn zhāo bà yú zǎo, guà wǎng dī biān shù.
今朝罷漁早,掛網堤邊樹。
yún duàn yī fēng qīng, xié yáng zài ào chù.
云斷一峰青,斜陽在坳處。
chī ér wǎn shuì xǐng, què yà dōng fāng shǔ.
癡兒晚睡醒,卻訝東方曙。
¤
“斜陽在坳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