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向庸醫話病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難向庸醫話病深”全詩
不識詩人容易病,一春花鳥總關心。
分類:
作者簡介(黃宗羲)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漢族,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五月二十八日書詩人壁》黃宗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月二十八日書詩人壁》是清代黃宗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不鉤簾幕晝沉沉,
難向庸醫話病深。
不識詩人容易病,
一春花鳥總關心。
譯文:
窗簾未拉,白天沉悶;
難以向平庸的醫生傾訴深切的病情。
不懂得詩人的人容易生病,
只有一春的花鳥才真正關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詩人壁上的圖畫的描述,抒發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世俗生活的不滿。詩中的"不鉤簾幕晝沉沉"表達了窗簾未拉下的暗示,使得白天變得昏暗、壓抑,暗喻詩人內心的陰郁和孤寂。"難向庸醫話病深"則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醫生無法理解自己內心深處病痛的無奈與苦惱。在這個世俗的醫生眼中,詩人的病情是難以言說的。
接著,詩人提到"不識詩人容易病",表達了詩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易患疾病,是因為他對于世俗的事物很難產生興趣和關注,內心更多的是關注詩歌和文學。最后一句"一春花鳥總關心"則反襯了世俗醫生的無知與冷漠。雖然世人不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但唯有大自然中的花鳥,才能真正體察到詩人的情感與病痛,它們是唯一關心詩人的存在。
通過這首詩詞,黃宗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痛苦,以及他對于現實世俗的不滿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詩人通過對比詩人與世俗之間的差異,表達出了對于精神世界的關注和追求的價值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難向庸醫話病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yuè èr shí bā rì shū shī rén bì
五月二十八日書詩人壁
bù gōu lián mù zhòu chén chén, nán xiàng yōng yī huà bìng shēn.
不鉤簾幕晝沉沉,難向庸醫話病深。
bù shí shī rén róng yì bìng, yī chūn huā niǎo zǒng guān xīn.
不識詩人容易病,一春花鳥總關心。
“難向庸醫話病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