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若知兒望母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母若知兒望母來”全詩
兒時我母教兒地,母若知兒望母來。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萬念不如灰。
曝簷破襖猶藏篋,明日焚黃只益哀。
分類:
《到家作》錢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到家作》是清代詩人錢載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矣東墻綠萼梅,
西墻雙桂一風摧。
兒時我母教兒地,
母若知兒望母來。
三十四年何限罪,
百千萬念不如灰。
曝簷破襖猶藏篋,
明日焚黃只益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思念之情。詩人回憶起童年時母親教誨的場景,感慨自己在外漂泊多年,渴望母親的到來。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過去所犯的種種錯誤的懊悔和自責,認為這些念頭和罪惡都不如塵灰。同時,詩人也提到了自己的困頓境地,即使生活艱難,卻仍然將寶貴的物品藏在破爛的襖子里,明天將它們燒掉只會增添悲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母愛的渴望和對過去錯誤的自責。第一句描繪了墻邊盛開的綠萼梅花,給人一種靜謐而清新的感覺。第二句則以風摧桂花的形象,寓意著詩人經歷的坎坷和挫折。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童年時母親的教誨和自己對母親的思念,表現了濃厚的母愛情感。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用"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萬念不如灰"來表達自己對過去錯誤和內心掙扎的懊悔之情,這種自責和懊悔的情感使詩詞更具觸動力。最后兩句則以具體的物象"曝簷破襖猶藏篋,明日焚黃只益哀"來表現詩人困頓境地和對未來的無奈,詩人把重要的物品藏在破爛的襖子里,明天燒掉只會增添悲哀。整首詩詞情感真切,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母愛的思念和內心的痛苦掙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母若知兒望母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jiā zuò
到家作
jiǔ yǐ dōng qiáng lǜ è méi, xī qiáng shuāng guì yī fēng cuī.
久矣東墻綠萼梅,西墻雙桂一風摧。
ér shí wǒ mǔ jiào ér dì, mǔ ruò zhī ér wàng mǔ lái.
兒時我母教兒地,母若知兒望母來。
sān shí sì nián hé xiàn zuì, bǎi qiān wàn niàn bù rú huī.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萬念不如灰。
pù yán pò ǎo yóu cáng qiè, míng rì fén huáng zhǐ yì āi.
曝簷破襖猶藏篋,明日焚黃只益哀。
“母若知兒望母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