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天池頂瀉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是天池頂瀉來”全詩
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頂瀉來。
分類:
《出東林六七里望廬山》錢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東林六七里望廬山》是清代詩人錢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綿的山峰從云霧中漸漸顯露,如同半開的花朵;
激流奔騰,卷起雪花,仿佛春雷轟鳴;
云中的山峰起伏曲折,明亮如玉,這都是天池的泉水從山頂流下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東林六七里地的望廬山的景象。廬山是中國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雄偉壯麗的山水景色而聞名。詩中通過描繪連綿的山峰、激流和云霧,展現了廬山的壯美景色。作者通過運用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賞析:
1. 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中通過連峰出云、奔渠卷雪等描寫手法,生動地展現了廬山的雄偉景色。連綿起伏的山峰從云霧中逐漸顯露出來,如同半開的花朵,給人一種神秘而壯麗的感覺。激流奔騰,卷起雪花,宛如春雷般的聲響,給人以震撼和激動的感受。
2. 天池的描寫:詩中提到的天池是廬山著名的景點之一,它位于山頂,是一片湖泊。作者將云中屈曲的山峰比作明亮如玉,表達了山峰的美麗和宏偉。同時,描繪了天池的泉水從山頂奔流而下的情景,給人以清新和活力的感覺。
3. 贊美自然之美:整首詩以廬山的景色為主題,通過對山峰、激流和云霧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美麗。作者以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廬山壯麗景色的魅力,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都是天池頂瀉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ōng lín liù qī lǐ wàng lú shān
出東林六七里望廬山
lián fēng chū yún yún bàn kāi, bēn qú juǎn xuě xiǎng chūn léi.
連峰出云云半開,奔渠卷雪響春雷。
yún zhōng qū qǔ míng rú yù, dōu shì tiān chí dǐng xiè lái.
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頂瀉來。
“都是天池頂瀉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