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橋風物眼中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橋風物眼中秋”全詩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王士禎)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浣溪沙》王士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清代文人王士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北郭青溪一帶流,
紅橋風物眼中秋,
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
香魂零落使人愁,
淡煙芳草舊迷樓。
這首詩詞描繪了揚州的美麗景色和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感。下面是對該詩的詩意和賞析:
詩人首先提到北郭青溪,描繪了美麗的溪流。北郭是揚州城的一個地方,青溪是其中的一條溪流,這里可能指的是揚州郊外的風景。接著,詩人提到紅橋和眼中的秋景,表達了對秋天景色的贊美和欣賞。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綠楊和城郭,描述了揚州城內的楊樹和城墻,這里也是揚州的典型景觀之一。通過描寫城郭和綠楊,詩人使讀者感受到了揚州獨特的風景和氛圍。
然后,詩人問道西望雷塘在何處。雷塘可能是揚州周邊的一個地名,詩人的目光向西望去,想知道雷塘的具體位置。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陌生地方的探索和好奇心。
接著,詩人寫道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這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香魂零落可以理解為美好的事物逝去,使人感到悲傷和痛苦。淡煙芳草舊迷樓則描繪了揚州的古老景觀,那些曾經迷人的煙霧和芳草如今已經變得淡薄,這也讓詩人感到惆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揚州的自然景色和城市風貌,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和對逝去的事物的懷念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未知地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整體氛圍清新悠揚,給人帶來一種閑適、淡然的感覺。
“紅橋風物眼中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běi guō qīng xī yí dài liú, hóng qiáo fēng wù yǎn zhōng qiū, lǜ yáng chéng guō shì yáng zhōu.
北郭青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xī wàng léi táng hé chǔ shì? xiāng hún líng luò shǐ rén chóu, dàn yān fāng cǎo jiù mí lóu.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紅橋風物眼中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