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雄示入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覺雄示入滅”全詩
現彼聲聞身,護此濁惡地。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靈秘。
一路指橋西,誰明導師意。
分類:
作者簡介(葉清臣)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長洲人(今蘇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權三司使。知永興軍時,修復三白渠,溉田六千頃,實績顯著,后人稱頌。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題石橋》葉清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石橋》
朝代:宋代
作者:葉清臣
詩意:
《題石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在一座石橋上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尋求靈性的旅程。詩中表達了對修行者的敬佩和對現世的厭倦,以及對橋上一個導師指引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人在石橋上的經歷,展現了作者對人生意義和超脫塵世的思考。詩中提到"覺雄示入滅","尊者俱授記",表達了修行者在追求解脫的旅程中得到了導師的教誨。作者通過"現彼聲聞身,護此濁惡地","他方自感通,此地真靈秘"的對比,表達了對現世的厭倦和對精神境界的向往。
詩詞中的"一路指橋西,誰明導師意",表達了作者對導師的期望和對真理的追求。這句話也暗示了修行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獨和困惑。整首詩詞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繪一個人在石橋上的思考,表達了對修行和靈性追求的向往。
總之,《題石橋》通過描述一個人對人生的矛盾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修行和超脫塵世的向往之情。通過描繪橋上的旅程和對導師的期望,詩詞給人以啟發和思考,呈現了一個富有哲理和意蘊深遠的作品。
“覺雄示入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í qiáo
題石橋
jué xióng shì rù miè, zūn zhě jù shòu jì.
覺雄示入滅,尊者俱授記。
xiàn bǐ shēng wén shēn, hù cǐ zhuó è dì.
現彼聲聞身,護此濁惡地。
tā fāng zì gǎn tōng, cǐ dì zhēn líng mì.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靈秘。
yí lù zhǐ qiáo xī, shuí míng dǎo shī yì.
一路指橋西,誰明導師意。
“覺雄示入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