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竊慕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經過竊慕焉”全詩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家連。
直與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遠,中流性所便。
閑垂太公釣,興發子猷船。
余亦幽棲者,經過竊慕焉。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鳊。
停杯問山簡,何似習池邊。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是唐代孟浩然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在冬至后拜訪吳、張二子的檀溪別業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家連。
直與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遠,中流性所便。
閑垂太公釣,興發子猷船。
余亦幽棲者,經過竊慕焉。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鳊。
停杯問山簡,何似習池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孟浩然訪問吳、張二子在檀溪的別業為背景,表達了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中描述了二子的園廬與水竹相連,與南山相對,與外界的紛擾無關,體現了他們選擇了一處寧靜自然的居所。孟浩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舒適,他在草堂上曬太陽,蘭枻花日復日地盤旋。他感到這里的生活與外界的繁忙相隔甚遠,內心得以寧靜自在。他像太公一樣垂釣,像子猷一樣劃船,也向往過這樣的幽居生活。
詩詞的最后兩句表現了孟浩然在欣賞自然景色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思考。他停下酒杯,用簡短的語言提問:這樣的生活與在習池邊的生活有何不同呢?習池邊是指孟浩然自己的居所,這里表達了他對于自己生活狀態的反思。他通過欣賞自然,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環境和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孟浩然對于自然與人生的思索。他通過與吳、張二子的交往和對自然景色的感悟,表達了對寧靜自在的生活的渴望,并在其中展現了對人生的思考。
“經過竊慕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zhì hòu guò wú zhāng èr zi tán xī bié yè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
bo zhù yīn zì rán, tán xī bù gēng chuān.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yuán lú èr yǒu jiē, shuǐ zhú shù jiā lián.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家連。
zhí yǔ nán shān duì, fēi guān xuǎn dì piān.
直與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cǎo táng shí yǎn pù, lán yì rì zhōu xuán.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wài shì qíng dōu yuǎn, zhōng liú xìng suǒ biàn.
外事情都遠,中流性所便。
xián chuí tài gōng diào, xīng fā zi yóu chuán.
閑垂太公釣,興發子猷船。
yú yì yōu qī zhě, jīng guò qiè mù yān.
余亦幽棲者,經過竊慕焉。
méi huā cán là yuè, liǔ sè bàn chūn tiān.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niǎo pō suí yáng yàn, yú cáng suō xiàng biān.
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鳊。
tíng bēi wèn shān jiǎn, hé sì xí chí biān.
停杯問山簡,何似習池邊。
“經過竊慕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