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壚春永尋芳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壚春永尋芳去”全詩
酒家女。
巧笑明眸年十五。
當壚春永尋芳去。
門外落花飛絮。
銀鞍白馬金吾子。
多謝結裙情素。
分類: 調笑
作者簡介(鄭僅)
鄭僅(1047~1113) 字彥能,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第進士。歷官顯謨閣待制,出知寧州,徙秦州。崇寧中為熙河路都轉運使。召拜戶部侍郎,改吏部侍郎,知徐州。政和三年終顯謨閣直學士、通議大夫,贈光祿大夫,謚修敏。《全宋詞》存其詞12首,均描寫男女戀情。
《調笑轉踏/調笑令》鄭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調笑轉踏/調笑令》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鄭僅。詩人表達了對酒家女的羨慕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調笑轉踏/調笑令
相慕。酒家女。
巧笑明眸年十五。
當壚春永尋芳去。
門外落花飛絮。
銀鞍白馬金吾子。
多謝結裙情素。
中文譯文:
互相傾慕。酒家的女子。
巧笑明亮的眼睛,十五歲的年紀。
在春天的街頭永遠尋找著芬芳。
門外飄落的花瓣和飛舞的絮雪。
騎著銀鞍的白馬金衣衛。
多謝你用結裙傳遞的情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一個酒家女子的迷戀和羨慕之情。詩中的女子被描繪為一個美麗、年輕的少女,她的眼睛明亮動人,巧笑可掬。詩人描述自己在春天的街頭尋找她的芳香,但女子似乎離開了這個地方。門外飄落的花瓣和飛舞的絮雪象征著春天的離去,也可以理解為女子離開后的寂寞與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出現了銀鞍白馬和金衣衛的形象,這是在形容女子的愛人,可能是她的丈夫或情人。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女子身份的高貴和令人艷羨的地位。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的感激之情,他感謝女子用結裙傳遞給他的情意,暗示了兩人之間的柔情和感情的交流。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句式和清新的意象勾勒出了詩人內心深深的眷戀之情。通過對女子的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對于美麗與愛情的追求,以及對女子獨特魅力的贊美和敬仰。整首詩以輕松愉快的語調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給人以清新淡雅的審美享受。
“當壚春永尋芳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o xiào zhuǎn tà tiáo xiào lìng
調笑轉踏/調笑令
xiāng mù.
相慕。
jiǔ jiā nǚ.
酒家女。
qiǎo xiào míng móu nián shí wǔ.
巧笑明眸年十五。
dāng lú chūn yǒng xún fāng qù.
當壚春永尋芳去。
mén wài luò huā fēi xù.
門外落花飛絮。
yín ān bái mǎ jīn wú zi.
銀鞍白馬金吾子。
duō xiè jié qún qíng sù.
多謝結裙情素。
“當壚春永尋芳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