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余遺愛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余遺愛頌”全詩
行趨青瑣闥,榮拜紫泥封。
帝室常虛席,侯邦久臥龍。
空余遺愛頌,安得鏤斯鏞。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
行趨青瑣闥,榮拜紫泥封。
帝室常虛席,侯邦久臥龍。
空余遺愛頌,安得鏤斯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李廌對光祿朱卿的挽詞,表達了對逝去朱卿的追思和緬懷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意味著在人生的道路上,結交知己是多么重要,期待與朱卿一起集結才干。這里的“公”指的是朱卿,而“庸”則表示才干和能力。
接下來的兩句:“行趨青瑣闥,榮拜紫泥封。”描述了作者行走于宮廷之間,向朱卿致敬的場景。其中,“青瑣闥”指的是宮門,而“紫泥封”則指朱卿的封號。
接著是兩句:“帝室常虛席,侯邦久臥龍。”這句表達了帝室之中常常有的空缺之位,而朱卿作為才華出眾的人物,長期在朝廷中擔任重要職務。
最后兩句:“空余遺愛頌,安得鏤斯鏞。”表達了對朱卿離世后,留下的愛和贊美之情。這里的“鏤斯鏞”是指鑄造銅鳴器的工藝,意味著希望能夠鑄造出一件能夠贊美朱卿的佳作。
整首詩詞通過對朱卿的贊美和懷念,表達了作者對朱卿才華和功績的敬佩之情。同時,也呼喚著能夠留下一段銘記朱卿的佳話和贊美之詞的期望。
這首詩詞既展現了宋代宮廷政治的一些特點,也抒發了作者對朱卿的敬仰和追思之情。通過對朝廷人物的描繪和對才華的贊美,展現了宋代社會中重視人才和功績的價值觀。
“空余遺愛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lù zhū qīng wǎn cí shí shǒu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
yào lù duō zhī jǐ, qī gōng jí yǒu yōng.
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
xíng qū qīng suǒ tà, róng bài zǐ ní fēng.
行趨青瑣闥,榮拜紫泥封。
dì shì cháng xū xí, hóu bāng jiǔ wò lóng.
帝室常虛席,侯邦久臥龍。
kòng yú yí ài sòng, ān dé lòu sī yōng.
空余遺愛頌,安得鏤斯鏞。
“空余遺愛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