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毛人丹已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人毛人丹已成”全詩
路入瀟湘向西去,暮云寒日下孤城。
分類:
《過萍鄉》阮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萍鄉》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阮閱。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漫漫無邊的江水,你何必問我渡江的萍蓬?
山中人們,毛發已經變成朱丹。
我沿著湘江的路向西行去,
夕陽下的寒云籠罩著那座孤寂的城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穿越萍鄉的景象。詩人通過描述江水和山中人的變化,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主題。他自己經過萍鄉時,湘江、山中人、夕陽和孤城等元素都成為了他所思所憶的對象。
賞析:
1. 悠悠休問渡江萍:詩人以渡江的萍蓬作為隱喻,表達了人們對于生命流轉和命運的無常的思考。渡江的萍蓬漂浮在江水上,表示人們在生命的旅途中常常感到迷茫和無助。
2. 山人毛人丹已成:這句描述了山中人的變化。詩人使用了毛發變成朱丹的描寫,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這種變化也暗示了詩人對于自身的思考,人的一生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3. 路入瀟湘向西去:詩人選擇了瀟湘之地作為詩歌的背景,表達了他追尋自己的心靈歸宿的決心。詩人選擇向西行去,西方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視為神秘和遙遠的方向,代表了追求內心自由和真實的向往。
4. 暮云寒日下孤城:這句描寫了夕陽下的景象,給人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感覺。孤城象征著人的心靈孤獨,暮云和寒日則增強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
《過萍鄉》通過景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時光的思索。詩中的萍蓬、山中人、湘江、夕陽和孤城等形象都反映了人們面對命運和時光變遷時的無奈和思考,讓讀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和人事的易逝。整首詩以簡約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喚起了讀者對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山人毛人丹已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píng xiāng
過萍鄉
yōu yōu xiū wèn dù jiāng píng, shān rén máo rén dān yǐ chéng.
悠悠休問渡江萍,山人毛人丹已成。
lù rù xiāo xiāng xiàng xī qù, mù yún hán rì xià gū chéng.
路入瀟湘向西去,暮云寒日下孤城。
“山人毛人丹已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