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影舟前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影舟前揚”全詩
卻從檀響。
漸到梅花上。
歸臥孤舟,梅影舟前揚。
勞心想。
岸橫千嶂。
霜月鋪寒浪。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點絳唇》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眉黛低顰》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眉黛低顰,一聲春滿留蘇帳。
卻從檀響,漸到梅花上。
歸臥孤舟,梅影舟前揚。
勞心想,岸橫千嶂。
霜月鋪寒浪。
中文譯文:
眉黛低垂,一聲春天充滿了留在綢帳里。
聲音從檀木上響起,逐漸傳到梅花上。
歸去休息在孤舟上,梅花的影子在船前飄蕩。
疲勞的心思緒紛飛,岸邊橫著千峰。
寒冷的波浪上鋪滿了霜月的光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象和抒發內心情感為主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自然景觀的變化,同時也借此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篇以“眉黛低顰”來描繪春天的來臨,春光充滿了整個綢帳,給人以愉悅和喜悅之感。接著,詩人以聲音的傳遞為線索,將春天的氣息從檀木上的聲音逐漸傳到梅花上,展示了春天的蔓延和傳遞之美。
接下來,詩人以歸臥孤舟的形象,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場景。在梅花的影子下,孤舟漂浮在水面上,梅花的美麗和動蕩的船影相互映襯,形成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這里,詩人可能表達了一種尋求寧靜和自由的愿望,通過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來舒緩疲勞的心靈。
最后兩句“勞心想,岸橫千嶂。霜月鋪寒浪。”則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勞心想,可能指的是詩人在孤舟上思索著心事,而眼前的岸邊卻是層層疊疊的山峰,給他帶來一種壯麗和壓抑的感覺。而霜月鋪寒浪,則以寒冷的波浪和鋪滿霜月的光芒來形容內心的冷寂和孤寂。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獨特的意象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內心世界的思考。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外在的美景與內心的情感相融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同時,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梅影舟前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méi dài dī pín, yī shēng chūn mǎn liú sū zhàng.
眉黛低顰,一聲春滿留蘇帳。
què cóng tán xiǎng.
卻從檀響。
jiàn dào méi huā shàng.
漸到梅花上。
guī wò gū zhōu, méi yǐng zhōu qián yáng.
歸臥孤舟,梅影舟前揚。
láo xīn xiǎng.
勞心想。
àn héng qiān zhàng.
岸橫千嶂。
shuāng yuè pù hán làng.
霜月鋪寒浪。
“梅影舟前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