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羽毛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鳳凰羽毛短”全詩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分類:
作者簡介(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續薛令之題壁》李隆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續薛令之題壁
啄木觜距長,
鳳凰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
任逐桑榆暖。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皇帝李隆基所作,詩題為《續薛令之題壁》,以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人世間無常變幻的事物。詩中通過描寫啄木鳥和鳳凰,以及松樹和桂樹,表達了作者對冷暖不一的世事變遷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的形象描寫非常生動,通過對啄木鳥和鳳凰的描述,展現了它們在外貌上的差異:啄木鳥的喙和尾巴很長,而羽毛較短;鳳凰則恰好相反,羽毛長而美麗。這種對比形象化地表達了世間的冷暖不一、善惡分明的現象。
接著,詩人用松樹和桂樹來進一步比喻,松樹常生長在寒冷的山區,而桂樹則喜歡生長在溫暖的地方。再通過“任逐桑榆暖”來表達世事變遷無常的真相。
整首詩以形象描寫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人生境遇不同的感嘆。詩中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艱辛和不公,以及人們對于溫暖和舒適的追求。通過對自然界中不同物種的比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詩人表達了人們對于生活中若有所失的一種感慨,以及對悲歡離合的思考與領悟。
“鳳凰羽毛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ù xuē lìng zhī tí bì
續薛令之題壁
zhuó mù zī jù zhǎng, fèng huáng yǔ máo duǎn.
啄木觜距長,鳳凰羽毛短。
kǔ xián sōng guì hán, rèn zhú sāng yú nuǎn.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鳳凰羽毛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