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轉巖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窈窕轉巖腹”全詩
橫分樹矗矗,下枕溪冷冷。
日暮人跡絕,猶聞樵斧聲。
分類:
《半山亭》范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半山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范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窈窕轉巖腹,
劃然見孤亭。
橫分樹矗矗,
下枕溪冷冷。
日暮人跡絕,
猶聞樵斧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間的景象。詩人窈窕地轉過巖石的腹部,突然看見一個孤零零的亭子。亭子橫分在高聳的樹木之間,下面是一條清涼的溪流。當太陽落山時,人們的蹤跡漸漸消失,只剩下樵夫的斧子聲回蕩在山谷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精煉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獨特的表達能力。詩中使用了一系列形象生動的詞語,如"窈窕"、"轉巖腹"、"孤亭"、"橫分樹矗矗"、"下枕溪冷冷"等,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和感官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窈窕轉巖腹,劃然見孤亭"描繪了詩人行走在山間的情景,以及突然看見孤亭時的驚訝和感動。接下來的兩句"橫分樹矗矗,下枕溪冷冷"則通過對亭子周圍環境的描寫,創造出了一種幽靜而涼爽的氛圍。
詩的最后兩句"日暮人跡絕,猶聞樵斧聲"則表達了在黃昏時分,人們漸漸離去,只有樵夫砍柴的聲音仍在山谷中回蕩。這種對人煙稀少、寧靜的自然景象的描繪,給人以寧靜、深遠的感受,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逝去時光的思索。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感,并通過對人與自然的互動,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
“窈窕轉巖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n shān tíng
半山亭
yǎo tiǎo zhuǎn yán fù, huà rán jiàn gū tíng.
窈窕轉巖腹,劃然見孤亭。
héng fēn shù chù chù, xià zhěn xī lěng lěng.
橫分樹矗矗,下枕溪冷冷。
rì mù rén jī jué, yóu wén qiáo fǔ shēng.
日暮人跡絕,猶聞樵斧聲。
“窈窕轉巖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