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力已隨飛鳥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目力已隨飛鳥盡”全詩
平湖徙倚水云寬。
人家楊柳帶汀灣。
目力已隨飛鳥盡,機心還逐白鷗閑。
蕭蕭微雨晚來寒。
分類: 浣溪沙
《浣溪沙》吳儆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吳儆
畫楯朱欄繞碧山,
平湖徙倚水云寬。
人家楊柳帶汀灣,
目力已隨飛鳥盡,
機心還逐白鷗閑。
蕭蕭微雨晚來寒。
中文譯文:
紅欄畫柵環繞碧山,
平湖之間水云寬闊。
人家柳樹伴著汀灣,
目力已隨著飛鳥消失,
心思仍然隨著白鷗自由。
微雨蕭蕭,傍晚時分帶來寒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宋代江南水鄉的景色。詩人以寫實的筆觸勾勒出紅欄畫柵環繞著碧山的美景,平湖之間的水面寬闊開闊。人家的房屋依水而建,楊柳垂柳點綴在水邊,美麗的汀灣景色一覽無余。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展示了江南水鄉的宜人之處。
然而,詩人在描繪完美景色的同時,也表達了一種離愁別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詩中提到目力已隨著飛鳥盡,機心卻仍然隨著白鷗自由。這表明詩人的目光已無法追隨飛鳥的飛翔,心思卻仍然逐隨著自由自在的白鷗。這種對自由和逍遙的向往,可能是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微雨傍晚的景象,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和寂寥之感。微雨蕭蕭,夜幕降臨,寒意漸濃,似乎與詩人內心的憂傷相呼應。
《浣溪沙》這首詩通過對江南水鄉美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與逍遙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內心的離愁別緒。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讀者帶來思考和共鳴。
“目力已隨飛鳥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huà dùn zhū lán rào bì shān.
畫楯朱欄繞碧山。
píng hú xǐ yǐ shuǐ yún kuān.
平湖徙倚水云寬。
rén jiā yáng liǔ dài tīng wān.
人家楊柳帶汀灣。
mù lì yǐ suí fēi niǎo jǐn, jī xīn hái zhú bái ōu xián.
目力已隨飛鳥盡,機心還逐白鷗閑。
xiāo xiāo wēi yǔ wǎn lái hán.
蕭蕭微雨晚來寒。
“目力已隨飛鳥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