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脫錦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矣脫錦繃”全詩
歲晚尤可敬,霜雪不改常。
分類:
《以昌黎驗長常攜尺為韻賦筍五首》舒邦佐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以昌黎驗長常攜尺為韻賦筍五首》是宋代作家舒邦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啊,脫下錦繃,
笙竽奏著風篁。
歲晚更加可敬,
霜雪不能改變常態。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昌黎(指北方地區)為背景,通過描繪一幅寒冷冬季的景象,表達了對常態的堅守和堅持的主題。詩中提到的行走、脫錦繃、笙竽奏樂、歲晚、霜雪等元素,都反映了一種不畏寒冷、不屈不撓的精神狀態。作者通過這些景物和意象,寄托了自己對于堅守常道、不變初心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寥寥數筆的描寫,勾勒出一幅寒冷冬季的景象。行走的動作和脫下錦繃的舉動,暗示了在嚴寒的環境中,人們仍然堅持前行,舍棄華麗的外衣,展示出內在的堅韌和堅持。笙竽奏樂的場景更加強調了對于常態的追求,在寒冷的氛圍中,音樂的聲音傳遞著溫暖和力量。
詩中提到的“歲晚”和“霜雪”象征著嚴寒的冬季,但作者卻強調它們并不能改變常態,表達了對于常道的堅守和不變初心的態度。這種向往常態的精神,是對于社會風氣淡薄、人心浮躁的反思,也是對于真實、純粹和恒久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堅守常態和不變初心的追求。通過描繪寒冷的冬季景象,以及行走、脫錦繃、笙竽奏樂等元素的運用,詩詞傳遞出一種堅韌、堅持、不畏寒冷的精神狀態。這種精神的體現,使得詩詞具有一種鼓舞人心、寄托情感和思考人生的力量。
“行矣脫錦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chāng lí yàn zhǎng cháng xié chǐ wèi yùn fù sǔn wǔ shǒu
以昌黎驗長常攜尺為韻賦筍五首
xíng yǐ tuō jǐn běng, shēng yú zòu fēng huáng.
行矣脫錦繃,笙竽奏風篁。
suì wǎn yóu kě jìng, shuāng xuě bù gǎi cháng.
歲晚尤可敬,霜雪不改常。
“行矣脫錦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