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奉高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堂奉高年”全詩
兩廡辟數舍,幼累聊伏跧。
未能大門閭,豈暇週墻垣。
求足何時足,萬事姑隨緣。
分類:
作者簡介(蔡戡)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孫,蔡伸嫡孫。始居武進,初以蔭補溧陽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累官寶謨閣直學士。七年,召試館職授秘書省正字。八年,知江陰軍。歷廣東、京西轉運刮宮,廣東、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廣總領徙建康府總領,尋徙淮西總領。光宗紹熙元年(1190)為浙東提刑,召除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五年,兼知臨安府,再任湖廣總領。寧宗慶元二年(1196)知隆興府。嘉泰元年(1201)知靜江府兼廣西經略安撫使。勤政愛民,贏得清聲。生性灑脫,不肯與權奸為伍。韓侂胄掌權后,便告老還鄉。才華出眾,著作甚豐。
《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蔡戡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是宋代蔡戡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軒款佳客,北堂奉高年。
兩廡辟數舍,幼累聊伏跧。
未能大門閭,豈暇週墻垣。
求足何時足,萬事姑隨緣。
詩意:
詩人蔡戡以韓昌黎的詩作為題材,表達了他經過三十年的艱辛努力,終于擁有了這座新居的喜悅之情。他歡迎來賓進入南軒,恭迎年邁的長輩在北堂,展示了他對家庭和親情的尊重和珍視。他修建了兩座別墅,為了滿足家庭需求,盡管他自己還年輕,但為了家人的幸福,他愿意忍受辛勞。然而,他的屋子雖然舒適,但還沒有大門和圍墻,這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詩人認為,追求完美是沒有盡頭的,他將順其自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詩人的新居和他對家庭的關愛,展現了蔡戡的家庭觀和人生態度。詩人通過南軒和北堂的對比,表達了他對親情和家庭的重視,體現了傳統家族觀念中長輩和晚輩之間的尊重和關懷。詩人選擇修建兩座別墅,體現了他努力工作以滿足家人需求的決心和奉獻精神。然而,詩人的屋子雖然舒適,但還沒有大門和圍墻,顯示了他追求完美的態度。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他認為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并不會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是應該順其自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家庭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現了宋代士人的家族觀念和處世態度。它表達了作者對家庭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深思,反映了一種平和寬容的生活態度,引導人們珍惜親情、順應自然的生活哲學。
“北堂奉高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jū yòng hán chāng lí shī xīn qín sān shí nián yǐ yǒu cǐ wū lú wèi yùn
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
nán xuān kuǎn jiā kè, běi táng fèng gāo nián.
南軒款佳客,北堂奉高年。
liǎng wǔ pì shù shě, yòu lèi liáo fú quán.
兩廡辟數舍,幼累聊伏跧。
wèi néng dà mén lǘ, qǐ xiá zhōu qiáng yuán.
未能大門閭,豈暇週墻垣。
qiú zú hé shí zú, wàn shì gū suí yuán.
求足何時足,萬事姑隨緣。
“北堂奉高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