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族五百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聚族五百指”全詩
子舍雖不多,聚族五百指。
月俸均薄少,晨炊共甘美。
憂責叢一身,冥行不知止。
分類:
作者簡介(蔡戡)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孫,蔡伸嫡孫。始居武進,初以蔭補溧陽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累官寶謨閣直學士。七年,召試館職授秘書省正字。八年,知江陰軍。歷廣東、京西轉運刮宮,廣東、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廣總領徙建康府總領,尋徙淮西總領。光宗紹熙元年(1190)為浙東提刑,召除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五年,兼知臨安府,再任湖廣總領。寧宗慶元二年(1196)知隆興府。嘉泰元年(1201)知靜江府兼廣西經略安撫使。勤政愛民,贏得清聲。生性灑脫,不肯與權奸為伍。韓侂胄掌權后,便告老還鄉。才華出眾,著作甚豐。
《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蔡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
我居本寬余,湫隘良有以。
子舍雖不多,聚族五百指。
月俸均薄少,晨炊共甘美。
憂責叢一身,冥行不知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蔡戡在宋代寫的,他以韓昌黎的詩作《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題材,表達了自己在新居中的感受和心境。
詩的開頭,作者表明自己的新居寬敞舒適,沒有擁擠之感,同時也意味著他擁有了足夠的財富和地位。接著,他提到自己的房舍雖然不多,卻能容納五百人的家族,顯示了他家族的興旺和富裕。
在描繪物質條件的同時,作者也點出了月俸薄少,也就是他的收入并不豐厚。然而,他強調了晨炊的甘美,表達了他對家庭生活的滿足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這里的晨炊指的是早餐,作者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幸福與滿足。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慮和責任感。他說自己身上承擔了許多憂慮和責任,這些憂慮使他的步履似乎沒有止境。這反映了作者作為一個有擔當的家庭成員和社會人士的責任重大,不斷前行奮斗,心無止境。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展現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情感。他在物質富足的同時,注重家庭的溫暖和幸福,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詩中融入了對家庭、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于平凡生活中的價值與意義的思考。
“聚族五百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jū yòng hán chāng lí shī xīn qín sān shí nián yǐ yǒu cǐ wū lú wèi yùn
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
wǒ jū běn kuān yú, jiǎo ài liáng yǒu yǐ.
我居本寬余,湫隘良有以。
zi shě suī bù duō, jù zú wǔ bǎi zhǐ.
子舍雖不多,聚族五百指。
yuè fèng jūn báo shǎo, chén chuī gòng gān měi.
月俸均薄少,晨炊共甘美。
yōu zé cóng yī shēn, míng xíng bù zhī zhǐ.
憂責叢一身,冥行不知止。
“聚族五百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