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安拳石止波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安拳石止波流”全詩
千家陵谷幾變遷,此石不移自章武。
本由黃帝古兵法,六十四以八為伍。
髯孫且懼促達走,賊操游魂何敢拒。
刻銘沙石水底碑,教戰石存山下鼓。
一片丹心天地間,萬世聞風猶御侮。
我來起敬凜如生,再拜一言公必取。
瀼流東截陣圖前,寢隳城壁頹民宇。
能安拳石止波流,愿回瀼患思民撫。
常使夔人知感公,踏磧年年吊千古。
分類:
《謁丞相祠觀八陣圖》李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丞相祠觀八陣圖》是一首宋代李訦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們說忠孝之道永不會消失,
神明保佑水滸英雄的事跡。
千家萬戶的陵谷經歷過多少變遷,
這塊石頭卻自始至終未曾移動,一直在章武。
起源于黃帝的古代兵法,
六十四陣以八陣為一組。
髯孫英勇而又急促地前進,
敵賊的游魂又敢怎樣阻攔。
刻在砂石和水下的碑銘,
教戰之石藏在山下的戰鼓。
一片真心存于天地間,
千秋萬代都聽聞風聲而不受欺凌。
我來敬拜,凜然如生,
再次頂禮膜拜,公必會實現愿望。
擋住了瀼水東流的戰陣前,
摧毀了城墻和民宅的殘破。
能夠平息怒潮的拳石,
希望能回到瀼水的困擾中平撫百姓。
常常讓夔人知曉對公的感念,
每年跋涉荒漠以悼念千古英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謁丞相祠觀八陣圖為題,表達了對忠孝精神和英雄事跡的贊美,并以此激勵后人。詩中描繪了水滸英雄們的壯舉和不朽的精神,他們以忠誠和勇氣捍衛正義,受到神明的庇佑,他們的事跡流傳千古。
詩中提到的八陣圖指的是古代兵法中的六十四陣法中的一種,表達了戰爭中的智謀和策略。詩人通過描述英雄們的戰斗場景,強調他們的勇猛和不畏艱險的精神。
詩人還以瀼水為背景,表現了英雄們挫敗敵人、保護百姓的英勇事跡。瀼水象征著困擾百姓的災難和危險,而水滸英雄們則用拳石和智慧來驅散困擾,希望能給人民帶來和平和安寧。
整首詩詞以弘揚忠孝之道、歌頌英雄事跡為主題,表達了對忠誠、勇敢和正義的崇敬。通過贊美水滸英雄和他們的事跡,詩人希望激勵后人,讓他們在面對艱難和困境時,保持忠誠和勇氣,以保護人民和社會的正義與安寧。
“能安拳石止波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chéng xiàng cí guān bā zhèn tú
謁丞相祠觀八陣圖
rén yán zhōng xiào bù mó miè, shén wù hù chí cún shuǐ hǔ.
人言忠孝不磨滅,神物護持存水滸。
qiān jiā líng gǔ jǐ biàn qiān, cǐ shí bù yí zì zhāng wǔ.
千家陵谷幾變遷,此石不移自章武。
běn yóu huáng dì gǔ bīng fǎ, liù shí sì yǐ bā wéi wǔ.
本由黃帝古兵法,六十四以八為伍。
rán sūn qiě jù cù dá zǒu, zéi cāo yóu hún hé gǎn jù.
髯孫且懼促達走,賊操游魂何敢拒。
kè míng shā shí shuǐ dǐ bēi, jiào zhàn shí cún shān xià gǔ.
刻銘沙石水底碑,教戰石存山下鼓。
yī piàn dān xīn tiān dì jiān, wàn shì wén fēng yóu yù wǔ.
一片丹心天地間,萬世聞風猶御侮。
wǒ lái qǐ jìng lǐn rú shēng, zài bài yī yán gōng bì qǔ.
我來起敬凜如生,再拜一言公必取。
ráng liú dōng jié zhèn tú qián, qǐn huī chéng bì tuí mín yǔ.
瀼流東截陣圖前,寢隳城壁頹民宇。
néng ān quán shí zhǐ bō liú, yuàn huí ráng huàn sī mín fǔ.
能安拳石止波流,愿回瀼患思民撫。
cháng shǐ kuí rén zhī gǎn gōng, tà qì nián nián diào qiān gǔ.
常使夔人知感公,踏磧年年吊千古。
“能安拳石止波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