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老松有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下老松有數”全詩
海心岳頂寺門前。
我欲收成一片。
為向此公傳語,卻教老子隨緣。
龍盤虎踞負青天。
豈若吾身親見。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西江月》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天下老松有數》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汪莘。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下老松有數,
人間不記何年。
海心岳頂寺門前,
我欲收成一片。
為向此公傳語,
卻教老子隨緣。
龍盤虎踞負青天,
豈若吾身親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古老松樹的贊美和渴望。作者稱贊天下有數的古老松樹,但人們很難去記住它們存在了多少年。詩中提到了海心岳(即泰山)的頂峰上,有一座寺廟,作者希望能夠親眼見到那里的松樹,收獲一片美景。然而,作者也意識到,即使他無法親自見到,他仍然可以通過傳述給他人來傳達他的感受。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松樹的美好形象,形容它們如龍盤虎踞,承載著蒼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老松樹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古老的松樹象征著堅韌和長壽,它們生長在大自然中,承載著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痕跡。詩中的海心岳寺門前的松樹更是給人一種宏偉壯麗的感覺。作者表達了自己想要親自見到這些松樹的愿望,但也坦然接受了無法實現的現實。盡管如此,他仍然希望能夠通過他人的傳述來分享自己的美好感受。
整首詩詞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繪松樹的形象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觀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的虛心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大自然中的古老植物和景觀的思考和想象。
“天下老松有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tiān xià lǎo sōng yǒu shù, rén jiān bù jì hé nián.
天下老松有數,人間不記何年。
hǎi xīn yuè dǐng sì mén qián.
海心岳頂寺門前。
wǒ yù shōu chéng yī piàn.
我欲收成一片。
wèi xiàng cǐ gōng chuán yǔ, què jiào lǎo zi suí yuán.
為向此公傳語,卻教老子隨緣。
lóng pán hǔ jù fù qīng tiān.
龍盤虎踞負青天。
qǐ ruò wú shēn qīn jiàn.
豈若吾身親見。
“天下老松有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