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隨官牒卻居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隨官牒卻居間”全詩
種竹且教疏見月,開窗莫遣礙看山。
分類:
《季夏郊墅即事》程公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季夏郊墅即事》是宋代程公許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隨官牒卻居間,
樵叟漁童慣往還。
種竹且教疏見月,
開窗莫遣礙看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程公許在郊外別墅的景象。他自愿放下官場的束縛,選擇在田園間居住。在這個寧靜的地方,他經常可以看到樵夫和漁童來回穿梭。他不僅種植竹子,還教導人們修剪,以便能更好地觀賞到月亮的光輝。他開窗的時候,希望不要被任何東西擋住,以便能夠更好地欣賞到周圍的山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優美的田園景象。作者通過選擇居住在郊外的別墅,遠離紛擾的官場生活,展現了他追求自然和平靜的心境。他不再受限于官牒,而是自由自在地生活,與自然融為一體。
詩中提到的樵夫和漁童,代表了簡樸的勞動者,他們在這個自然環境中來來往往,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種竹并教人修剪,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竹子是中國文化中的象征之一,清雅潔凈,與月亮相映成趣,使得夜晚的景色更加美好。
最后兩句"開窗莫遣礙看山"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渴望。他希望能夠盡情欣賞周圍的山巒,而不希望窗戶成為阻礙他觀賞的障礙物。這種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追求,在宋代的文人士子中是常見的主題,也反映了他們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遠離塵囂的田園生活,并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這種追求自然與自由的精神,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子常常追求的理想境界。
“自隨官牒卻居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ià jiāo shù jí shì
季夏郊墅即事
zì suí guān dié què jū jiān, qiáo sǒu yú tóng guàn wǎng huán.
自隨官牒卻居間,樵叟漁童慣往還。
zhǒng zhú qiě jiào shū jiàn yuè, kāi chuāng mò qiǎn ài kàn shān.
種竹且教疏見月,開窗莫遣礙看山。
“自隨官牒卻居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