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烽火無虛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秋烽火無虛日”全詩
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覺年華易。
分類:
作者簡介(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避地云山全父弟詩寄梅花》陽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避地云山全父弟詩寄梅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陽枋。下面是我為你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入秋烽火無虛日,
問谷尋巖陪隱逸。
水冷山深梅已花,
忙中不覺年華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光陰流轉的感慨。詩人在入秋的時候,烽火仍然燃燒,沒有停歇的跡象。他追問山谷,尋找山巖,希望能陪伴隱士過上寧靜的生活。雖然水已經冷了,山也變得深邃,但梅花已經盛開,給人帶來一絲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忽視了光陰的流逝,直到歲月已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烽火、山水和梅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烽火象征著戰亂和紛爭,而作者渴望遠離這種繁忙和混亂的生活,尋找山谷和山巖,與隱士一同隱逸。梅花是秋季的花朵,它在寒冷的山谷中綻放,給人以希望和慰藉。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凸顯了生命力的頑強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整首詩的主題是對清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忙碌的生活使人們往往忽略了時間的流逝,直到歲月已過,才意識到光陰易逝。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安寧與靜謐的渴望,呼喚人們應該珍惜時間,追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并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遞了深刻的意境。它展現了宋代文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入秋烽火無虛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dì yún shān quán fù dì shī jì méi huā
避地云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rù qiū fēng huǒ wú xū rì, wèn gǔ xún yán péi yǐn yì.
入秋烽火無虛日,問谷尋巖陪隱逸。
shuǐ lěng shān shēn méi yǐ huā, máng zhōng bù jué nián huá yì.
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覺年華易。
“入秋烽火無虛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