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勝春蠶趼中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妙勝春蠶趼中縷”全詩
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隨風亂飛舞。
木綿蒙茸入機杼,妙勝春蠶趼中縷。
均為世上一草上,有用無用迺如許。
木綿有用稱者稀,楊花蘆花千古傳聲詩。
分類:
作者簡介(宋自遜)
[約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謙父,號壺山,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后在世。文筆高絕,當代名流皆敬愛之。與戴復古尤有交誼。他的詞集名漁樵笛譜,《花庵詞選》行于世。
《看人取木綿》宋自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看人取木綿》是宋代詩人宋自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經過楊樹上的花飛散成棉絮,黃蘆上的花同樣也是棉絮。這些絮棉天寒時不能做衣物,只能隨風飄舞。棉絮被采集進紡機,奇妙地勝過春蠶吐絲。它們都是世間一草一木,有用與無用都如此。棉絮的有用者稀少,而楊花、蘆花的傳聲千古。
詩意:
《看人取木綿》通過描繪楊樹和黃蘆上的絮棉,表達了一種物物相通、物我相依的情感。詩人將楊花和蘆花的絮棉比喻為人生中的無用之物,它們沒有實際的價值,但卻承載著詩人對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詩中提到,楊花和蘆花的絮棉被用于制作衣物的很少,但它們卻以其美麗和傳世的聲音成為了詩人的靈感和創作之源。
賞析:
《看人取木綿》以楊花和蘆花的絮棉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展示了詩人對生命和人性的感悟。詩中的楊花和蘆花絮棉象征著人生中的瑣碎和無用之物,但它們卻以其獨特的美麗和傳世的聲音成為了永恒的藝術形象。詩人通過對細小事物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大自然和人生的敬畏和贊美之情。
詩中的"木綿"一詞意指絮棉,它被描述為進入紡機的材料,與春蠶吐絲相比,具有神奇而勝過的特質。這種對細小事物的贊美和抒發,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獨特見解。詩人認為,世上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即使它們看似無用,也有其獨特的美和價值所在。
整體上,《看人取木綿》這首詩詞通過對楊花、蘆花的絮棉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哲理和對細小事物的關注。詩人借助細膩的描寫和比喻,傳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深遠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妙勝春蠶趼中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àn rén qǔ mù mián
看人取木綿
jīng yáng yǒu huā fēi zuò xù, huáng lú yǒu huā yì wèi xù.
經楊有花飛作絮,黃蘆有花亦為絮。
cǐ xù tiān hán bù kě yī, dàn jiě suí fēng luàn fēi wǔ.
此絮天寒不可衣,但解隨風亂飛舞。
mù mián méng róng rù jī zhù, miào shèng chūn cán jiǎn zhōng lǚ.
木綿蒙茸入機杼,妙勝春蠶趼中縷。
jūn wèi shì shàng yī cǎo shàng, yǒu yòng wú yòng nǎi rú xǔ.
均為世上一草上,有用無用迺如許。
mù mián yǒu yòng chēng zhě xī, yáng huā lú huā qiān gǔ chuán shēng shī.
木綿有用稱者稀,楊花蘆花千古傳聲詩。
“妙勝春蠶趼中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