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愿歲豐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愿歲豐登”全詩
從頭點檢身世,百事已圓成。
及第曾攀龍首,仕宦曾居鴟閣,衣錦更光榮。
若又不知止,天道恐虧盈。
借稱呼,遮俗眼,便歸耕。
但馀心愿,朝暮香火告神明。
一愿君王萬壽,次愿干戈永息,三愿歲豐登。
四愿老安樂,疾病免相榮。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水調歌頭》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倚舵秋江滸》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倚著舵在秋江滸上,明天我將乘輕帆起航。
從頭回顧一生經歷,百事已經圓滿完成。
曾經考中進士,曾在官場居住高位,衣著華麗光榮。
但是如果再不知足,天道可能會削減福報。
我借著這個稱號,掩蓋了俗眼,便回歸務農。
只剩下一份心愿,早晚向神明燃香祈愿。
第一愿君王萬壽長久,第二愿戰爭永遠停息,第三愿豐收年景。
第四愿老去安樂,不受疾病的折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吳潛的一生經歷和對人生的感悟。詩人倚著舵坐在秋江滸上,展望明天的旅程,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期待和對自己人生成就的滿足感。他回顧了自己的一生,曾經考中進士,擔任過高官,享受過榮華富貴。然而,詩人也意識到如果貪得無厭,追求過多物質享受,可能會失去天道的庇佑和福報。
詩人以借稱呼和回歸耕讀來遮蓋俗眼,表達了對清貧樸素生活的向往。他發出了一份虔誠的愿望,希望君王萬壽長久,戰亂永遠停息,農民能夠豐收,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免受疾病的折磨。這些愿望體現了詩人對社會和人民幸福的關心與祝福。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人生歷程和對社會的思考,展現出他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人間疾苦的關懷之情。同時,通過借船歸田的表達,詩人傳達了對樸素生活和恬靜心境的追求,以及對內心真誠的祈愿和希望。
“三愿歲豐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yǐ duò qiū jiāng hǔ, míng rì piàn fān qīng.
倚舵秋江滸,明日片帆輕。
cóng tóu diǎn jiǎn shēn shì, bǎi shì yǐ yuán chéng.
從頭點檢身世,百事已圓成。
jí dì céng pān lóng shǒu, shì huàn céng jū chī gé, yī jǐn gèng guāng róng.
及第曾攀龍首,仕宦曾居鴟閣,衣錦更光榮。
ruò yòu bù zhī zhǐ, tiān dào kǒng kuī yíng.
若又不知止,天道恐虧盈。
jiè chēng hū, zhē sú yǎn, biàn guī gēng.
借稱呼,遮俗眼,便歸耕。
dàn yú xīn yuàn, zhāo mù xiāng huǒ gào shén míng.
但馀心愿,朝暮香火告神明。
yī yuàn jūn wáng wàn shòu, cì yuàn gān gē yǒng xī, sān yuàn suì fēng dēng.
一愿君王萬壽,次愿干戈永息,三愿歲豐登。
sì yuàn lǎo ān lè, jí bìng miǎn xiāng róng.
四愿老安樂,疾病免相榮。
“三愿歲豐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