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于箕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訪于箕子”全詩
盟津既誓,干戈載戢。
訪于箕子,洪范以陳。
惟皇建極,反覆丁寧。
分類:
《疇依》王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疇依》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柏。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疇依》
武王達孝,善繼善述。
盟津既誓,干戈載戢。
訪于箕子,洪范以陳。
惟皇建極,反覆丁寧。
譯文:
武王達到了孝道的境地,善于繼承和傳述美德。
誓約在盟津已經宣誓,戰爭之刃已經收起。
前去拜訪箕子,他闡述了洪范之道。
惟有君王建立至高無上的美德,才能使國家安定而和平。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武王在孝道上的卓越成就,并表達了建立和平穩定的國家需要君王具備高尚美德的觀點。詩中提到武王能夠傳承和傳述美德,意味著他不僅在行為上孝順,還能夠通過言傳身教使人們學習和繼承美德。盟津的誓約表示武王和各國之間的和平協議已經達成,干戈已經收起,國家進入了安寧的時期。武王拜訪箕子,箕子是古代傳說中的賢人和智者,他向武王闡述了洪范之道,即治國之道,為君王提供了寶貴的教導。最后兩句表達了君王建立至高美德的重要性,只有國家領導者具備高尚的品德并將其貫徹實施,國家才能夠安定和繁榮。
賞析:
《疇依》通過歌頌武王在孝道上的杰出表現,強調了君王的美德對于國家的穩定和和平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簡練而凝練的語言,把握了節奏和韻律,使整首詩詞具有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通過描繪武王的孝道和箕子的智慧,詩詞展現了中國古代社會對于美德和道德教化的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君王建立至高美德的推崇和向往,以及對于和平穩定社會的向往和期盼。這首詩詞充滿了崇高的情感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道德倫理的追求和關注。
“訪于箕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yī
疇依
wǔ wáng dá xiào, shàn jì shàn shù.
武王達孝,善繼善述。
méng jīn jì shì, gàn gē zǎi jí.
盟津既誓,干戈載戢。
fǎng yú jī zǐ, hóng fàn yǐ chén.
訪于箕子,洪范以陳。
wéi huáng jiàn jí, fǎn fù dīng níng.
惟皇建極,反覆丁寧。
“訪于箕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