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洗笙笛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愿洗笙笛耳”全詩
末流遂滔天,盡入侏離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聽者或酣臥,豈識君子心。
鳳兮復觀兮,來儀當於今。
分類:
《上鄭丞相》徐儼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鄭丞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徐儼夫。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樂初濫觴,孰聞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盡入侏離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聽者或酣臥,豈識君子心。
鳳兮復觀兮,來儀當於今。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樂府音樂的興起與發展為主題。詩中通過描述新樂初興的情景,抒發了對傳統音樂的懷念和對當時樂壇末流繁衍而出的瑣碎音樂的不滿。作者認為即使有一兩個杰出的音樂家也足以代表音樂的精華,而那些喧鬧的樂曲并不值得稱道。在最后兩句中,詩人希望能夠洗凈耳朵,專心欣賞高雅的音樂,認為真正能夠領會音樂之美的人是少之又少。最后兩句以鳳凰來喻示音樂的珍貴,鳳凰的來臨應該被當代人所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音樂境況的思考與反思。作者對新樂的興起并不贊同,認為大量瑣碎的音樂充斥了樂壇,使得真正的音樂精髓被掩蓋。他認為即使只有一兩個杰出的音樂家也足以代表音樂的高尚,而那些喧鬧的樂曲只是虛耗人們的時間。作者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對高雅音樂的向往,希望能夠凈化心靈,專心聆聽真正的音樂之美。最后兩句以鳳凰來喻示音樂的珍貴,鳳凰作為神鳥象征著高貴和神圣,代表了作者對音樂的珍視與推崇。
整首詩詞情感平和,字句簡練,通過對音樂的贊美與批判,展示了作者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和對時代音樂的失望。詩中蘊含了對藝術的思考和對高尚審美的追求,以及對真正的藝術家的敬仰。這首詩詞在宋代樂府文化的背景下,對當時音樂境遇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評論,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愿洗笙笛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zhèng chéng xiàng
上鄭丞相
xīn lè chū làn shāng, shú wén zhèng shǐ yīn.
新樂初濫觴,孰聞正始音。
mò liú suì tāo tiān, jǐn rù zhū lí jīn.
末流遂滔天,盡入侏離衿。
yī kuí yì zú yǐ, yān yòng xuān qiū yín.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yuàn xǐ shēng dí ěr, xī yì zūn qiú lín.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tīng zhě huò hān wò, qǐ shí jūn zǐ xīn.
聽者或酣臥,豈識君子心。
fèng xī fù guān xī, lái yí dāng yú jīn.
鳳兮復觀兮,來儀當於今。
“愿洗笙笛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