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陵書果若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蘇武陵書果若何”全詩
影逐泗濱煙月艇,陣驚毫邑水云蓑。
小王草筆終難學,蘇武陵書果若何。
陲草邊蘆兩蕭索,遠陪砌女作離歌。
分類:
《草》陳景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草》
長淮何處雁聲多,
西去渦心北邁河。
影逐泗濱煙月艇,
陣驚毫邑水云蓑。
小王草筆終難學,
蘇武陵書果若何。
陲草邊蘆兩蕭索,
遠陪砌女作離歌。
中文譯文:
長江之濱何處雁聲多,
向西渦心向北邁河。
倒影隨泗水邊的煙月艇,
陣陣驚擾著微小的村邑和水面上的云狀蓑衣。
小王的草筆終究難以學成,
像蘇武一樣,陵書又有何用呢?
邊陲的草地,蘆葦稀疏蕭索,
遠遠陪伴著圍墻內的女子唱離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命運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的不盡如人意和無奈的感嘆。
詩的開篇描述了長江一帶的景象,雁的聲音此起彼伏,暗示著遷徙季節的到來。接著,詩人敘述了自然界的景觀,倒影隨著泗水的流動,煙霧繚繞,月光映照,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然而,這種美景卻給村莊和水面帶來了干擾,陣陣驚擾了原本寧靜的村邑和水面,暗示了生活中的困擾和不安。
接下來,詩人轉向人物,用小王的草筆難以學成來隱喻自己的困境。這里的小王可以被理解為普通人,而草筆則代表了人生的道路和追求。詩人不禁思考,就像蘇武一樣,若是陵書也無法改變命運,那又有何用呢?蘇武是漢代的一位忠臣,被貶到疆外,他雖然堅守自己的信念,但最終命運仍然無法改變。這里詩人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暗示了命運的無常和人力的無力。
最后兩句詩描繪了邊陲的草地和蘆葦,景色凄涼,寓意著生活的艱辛和孤獨。遠遠地,有一個女子在圍墻內唱離歌,可能是因為遠離親人或者因為別離而感到悲傷。這里的砌女可以理解為墻內的人,而她的離歌代表了人們內心的痛苦和別離之情。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色和人物命運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和凄涼的氛圍,表達出生活中的無奈和困境,同時也傳達了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和人們的心態。
“蘇武陵書果若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o
草
zhǎng huái hé chǔ yàn shēng duō, xī qù wō xīn běi mài hé.
長淮何處雁聲多,西去渦心北邁河。
yǐng zhú sì bīn yān yuè tǐng, zhèn jīng háo yì shuǐ yún suō.
影逐泗濱煙月艇,陣驚毫邑水云蓑。
xiǎo wáng cǎo bǐ zhōng nán xué, sū wǔ líng shū guǒ ruò hé.
小王草筆終難學,蘇武陵書果若何。
chuí cǎo biān lú liǎng xiāo suǒ, yuǎn péi qì nǚ zuò lí gē.
陲草邊蘆兩蕭索,遠陪砌女作離歌。
“蘇武陵書果若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