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歌淚盡血沾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劍歌淚盡血沾纓”全詩
世上但知王蠋義,人間惟有伯夷清。
堂前歸燕春何處,花外啼鵑月幾更。
莫話凄涼當日事,劍歌淚盡血沾纓。
分類: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柴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是宋代柴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沙萬里夢堪驚,
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義,
人間惟有伯夷清。
堂前歸燕春何處,
花外啼鵑月幾更。
莫話凄涼當日事,
劍歌淚盡血沾纓。
詩意:
這首詩以感慨之情表達了作者對時代亂世的憂慮和對傳統美德的推崇。詩中抒發了對風沙蔽日、世態炎涼的感嘆,對傳世之義和清高之德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情感。首句“風沙萬里夢堪驚”,描繪了亂世風云變幻的景象,以及人們面對困境時的無力和驚訝。接著,“地老天荒只此情”一句表達了作者對傳統美德的珍視和堅守,意味著只有這種情感能夠在世上長存。這兩句以風沙和地老天荒作暗示,形象地描繪了時代的動蕩和歲月的洗禮。
第三、四句“世上但知王蠋義,人間惟有伯夷清”則通過對王蠋和伯夷這兩位古代賢人的贊美,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道德操守的向往。堂前歸燕春何處,花外啼鵑月幾更”一句描述了歲月的更迭,以及人們對于逝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
最后兩句“莫話凄涼當日事,劍歌淚盡血沾纓”透露出作者對曾經的悲苦和犧牲的回憶,通過劍歌和血沾纓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那個時代的痛楚和不幸的感嘆。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風沙、時代、傳統美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憂慮和對高尚品德的推崇。這首詩通過對古代人物和時代的回顧,呈現出一種傳統美德的追求和對亂世的憂慮,展現了作者對于人性和時代的深思和思考。
“劍歌淚盡血沾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ōng pàn dì suí hēng shū gǎn yùn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
fēng shā wàn lǐ mèng kān jīng, dì lǎo tiān huāng zhī cǐ qíng.
風沙萬里夢堪驚,地老天荒只此情。
shì shàng dàn zhī wáng zhú yì, rén jiān wéi yǒu bó yí qīng.
世上但知王蠋義,人間惟有伯夷清。
táng qián guī yàn chūn hé chǔ, huā wài tí juān yuè jǐ gèng.
堂前歸燕春何處,花外啼鵑月幾更。
mò huà qī liáng dāng rì shì, jiàn gē lèi jǐn xuè zhān yīng.
莫話凄涼當日事,劍歌淚盡血沾纓。
“劍歌淚盡血沾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