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此江浦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此江浦蕙”全詩
昔翳春空云,今作道上斑。
況此江浦蕙,幾何不為菅。
幽泉大自在,映月瀉潺湲。
分類:
作者簡介(羅椅)
羅椅(1214—1292) 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子遠,號澗谷(一作間谷)。宋寶佑丙辰(1256)以“四貢元”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進士,知贛州信豐縣。選潭州軍學教授,占籍茶陵,后擢京榷提舉,朝請大夫,遷監察御使。時賈似道專權蔽主,椅上書直言,遭報復。公以國事不可為,憂郁成疾,往來潭、吉間,茶陵乃必經之地,竟愛上茶陵的云山洣水,宋景炎丁丑(1277)以疾卒于署。
《秋日雜興二首》羅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雜興二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羅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山何言哉,
萬物興自闌。
昔翳春空云,
今作道上斑。
況此江浦蕙,
幾何不為菅。
幽泉大自在,
映月瀉潺湲。
中文譯文:
秋天的山巒在說些什么呢,
萬物從黎明開始煥發生機。
以前蒙上了春天的云朵,
如今卻在道路上形成斑斑點點。
再說了,這江浦的花草,
幾乎無一不是菅草。
幽靜的泉水自由自在地流淌,
映照著月光,發出潺潺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秋日雜興二首》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變化。詩人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秋天的生機勃勃和變遷的特點。
第一首詩的前兩句“秋山何言哉,萬物興自闌”描繪了秋天的山巒和大自然在黎明時刻煥發生機的景象。秋天是一個充滿活力和變化的季節,萬物在這個時候開始茁壯成長。
接下來的兩句“昔翳春空云,今作道上斑”則表達了秋天的變遷。詩人說以前春天的云朵遮蔽了山巒,現在秋天的斑斑點點出現在道路上,形成了秋天獨特的景色。這種變遷也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更替。
第二首詩的前兩句“況此江浦蕙,幾何不為菅”描繪了江浦一帶的花草景色。詩人說這里的花草幾乎全都是菅草,菅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常見于水邊。詩人通過描繪花草的特點,進一步強調了秋天的景色。
最后兩句“幽泉大自在,映月瀉潺湲”描繪了幽靜的泉水在月光下流淌的景象。這里的水泉自由自在地流動,映照著月光,發出潺潺的聲音。這種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總體而言,《秋日雜興二首》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變遷,表達了秋天的生機勃勃和寧靜的特點。詩人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給人以深思和愉悅之感。
“況此江浦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zá xìng èr shǒu
秋日雜興二首
qiū shān hé yán zāi, wàn wù xìng zì lán.
秋山何言哉,萬物興自闌。
xī yì chūn kōng yún, jīn zuò dào shàng bān.
昔翳春空云,今作道上斑。
kuàng cǐ jiāng pǔ huì, jǐ hé bù wéi jiān.
況此江浦蕙,幾何不為菅。
yōu quán dà zì zài, yìng yuè xiè chán yuán.
幽泉大自在,映月瀉潺湲。
“況此江浦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