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峰下善財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峰峰下善財童”全詩
敲門問竹機鋒觸,倚檻看花色界空。
汝坐蒲團曾有夢,我來芻牧愧無功。
吳天蜀地元來近,月照峨嵋日又東。
分類:
作者簡介(文及翁)
文及翁(生卒年不詳)字時學,號本心,綿州(今四川綿陽)人,徙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寶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進士,為昭慶軍節度使掌書記。景定三年(1262),以太學錄召試館職,言公田事,有名朝野。除秘書省正字,歷校書郎、秘書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四年,以國子司業,為禮部郎官兼學士院權直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年末,以直華文閣知袁州。德祐初,官至資政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將至,棄官遁去。入元,累征不起。有文集二十卷。不傳。《全宋詞》據《錢塘遺事》卷一輯其詞一首。
《和東坡韻二首》文及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東坡韻二首》是宋代文及翁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壽山藏不二中,
九峰峰下善財童。
敲門問竹機鋒觸,
倚檻看花色界空。
汝坐蒲團曾有夢,
我來芻牧愧無功。
吳天蜀地元來近,
月照峨嵋日又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東坡(蘇軾)交談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和彼此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動人的畫面和對過往的回憶,展示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自己的愧疚之情。
賞析:
詩的開頭,萬壽山被描繪為一個寶藏的所在,象征著東坡的才華和智慧。九峰山下有一個善財童子,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東坡的贊美,將他比作財富滋潤人心靈的存在。
接著,詩中出現了敲門問竹機鋒觸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東坡的敬佩和向往,希望能夠與他一同切磋學問,共同進步。
詩的下半部分,倚檻看花色界空,描繪了作者站在門檻上,遠望花開的美景,感嘆花的絢爛之后卻是一片空虛。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即物是人非,一切都會過去,世事無常。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汝坐蒲團曾有夢,我來芻牧愧無功”的句子,表達了作者對東坡的敬佩和自己的愧疚之情。東坡曾坐在蒲團上,有過偉大的夢想,而作者自己則感到自己的努力還不夠,對東坡的才華感到慚愧。
最后兩句“吳天蜀地元來近,月照峨嵋日又東”,表達了作者對東坡的思念之情。吳天指的是蘇州,蜀地指的是成都,表示東坡所在的地方離自己很近。月照峨嵋,日又東,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東坡離開的情景。整首詩通過對友誼和自身努力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東坡的敬佩、思念和自責之情。
“九峰峰下善財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ōng pō yùn èr shǒu
和東坡韻二首
wàn shòu shān cáng bù èr zhōng, jiǔ fēng fēng xià shàn cái tóng.
萬壽山藏不二中,九峰峰下善財童。
qiāo mén wèn zhú jī fēng chù, yǐ kǎn kàn huā sè jiè kōng.
敲門問竹機鋒觸,倚檻看花色界空。
rǔ zuò pú tuán céng yǒu mèng, wǒ lái chú mù kuì wú gōng.
汝坐蒲團曾有夢,我來芻牧愧無功。
wú tiān shǔ dì yuán lái jìn, yuè zhào é méi rì yòu dōng.
吳天蜀地元來近,月照峨嵋日又東。
“九峰峰下善財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