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是京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古是京師”全詩
宇宙人俱換,山川影不移。
馬諳朝北路,梅報向南枝。
臘盡春來候,榮枯各有時。
分類:
作者簡介(柴元彪)
柴元彪,(約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字炳中,號澤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嘗官察推。宋亡輿從兄望等四人隱居不仕,人稱“柴氏四隱”。元彪工詩,著有襪線集,巳佚。今存柴氏四隱集,《四庫總目》中。
《丁丑偶成》柴元彪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丁丑偶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柴元彪。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山形勢地,從古是京師。
燕山的地勢,自古以來就是京師的所在。
宇宙人俱換,山川影不移。
世間的人來來去去,但是山川的形態始終不變。
馬諳朝北路,梅報向南枝。
馬兒熟悉朝北的路,梅花告訴春天已經向南枝開放。
臘盡春來候,榮枯各有時。
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將會到來,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榮枯盛衰之時。
這首詩詞以燕山為背景,通過敘述山川的永恒不變和人事的更迭變化,表達了自然界和人世間的對比。燕山作為京師的地勢,歷經歲月的變遷,仍然矗立不倒,而人們卻在這個世界中來來往往,漸漸消失。馬兒熟悉朝北的路,梅花則告訴我們春天即將到來,這種自然界中的周期性變化與人事的榮枯盛衰形成鮮明對比。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自然界和人類生命的無常和短暫,以及山川的恒久不變。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事變遷,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及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渺小和無常。這種思考和感慨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遠的詩意,引人思考人生的無常和自然界的莊嚴。
“從古是京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īng chǒu ǒu chéng
丁丑偶成
yān shān xíng shì dì, cóng gǔ shì jīng shī.
燕山形勢地,從古是京師。
yǔ zhòu rén jù huàn, shān chuān yǐng bù yí.
宇宙人俱換,山川影不移。
mǎ ān cháo běi lù, méi bào xiàng nán zhī.
馬諳朝北路,梅報向南枝。
là jǐn chūn lái hòu, róng kū gè yǒu shí.
臘盡春來候,榮枯各有時。
“從古是京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