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畢儒誠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佔畢儒誠迂”全詩
文學與政事,往往成兩途。
簿書吏應俗,佔畢儒誠迂。
二者不相能,世道良可吁。
分類:
《贈王典史五首》熊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王典史五首》是宋代熊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從大道裂,教法日益殊。
文學與政事,往往成兩途。
簿書吏應俗,佔畢儒誠迂。
二者不相能,世道良可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宋代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大道裂",暗指社會秩序的破裂和混亂。"教法日益殊"表示學術和法律的發展日益分離,學術與政事逐漸變成兩條不同的道路。"文學與政事,往往成兩途"表明在這個時代中,文學和政治事務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很少有人能夠同時在這兩個領域取得成就。
詩中提到的"簿書吏"指的是只懂得處理簿冊文書的官吏,他們只追求功名和應付世俗,而缺乏真正的學識和修養。而"佔畢儒誠迂"則是指那些只追求功名利祿的人搶占了儒家學問的名義,使得儒家思想變得空洞和迂腐。
最后兩句"二者不相能,世道良可吁"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現象的失望和無奈之情。他認為文學與政事的發展方向已經不再相容,這使得整個社會的道德和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偏離,對此他感嘆世道良心不復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宋代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社會風氣的擔憂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它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某些弊端,特別是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和對真正學問的忽視。作者以簡潔的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道出了自己對社會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憂慮。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呼吁人們重新關注真正的學問和道德修養,反思現實的偏差和失衡。
“佔畢儒誠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áng diǎn shǐ wǔ shǒu
贈王典史五首
zì cóng dà dào liè, jiào fǎ rì yì shū.
自從大道裂,教法日益殊。
wén xué yǔ zhèng shì, wǎng wǎng chéng liǎng tú.
文學與政事,往往成兩途。
bù shū lì yīng sú, zhàn bì rú chéng yū.
簿書吏應俗,佔畢儒誠迂。
èr zhě bù xiāng néng, shì dào liáng kě xū.
二者不相能,世道良可吁。
“佔畢儒誠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