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遇時運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遇時運偏”全詩
洙泗豈無集,未遇時運偏。
世降道愈悠,擊壤呼堯天。
分類:
《七夕遇雨訪石堂先生》熊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遇雨訪石堂先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熊禾。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冀亳與歧山,一際五百年。
洙泗豈無集,未遇時運偏。
世降道愈悠,擊壤呼堯天。
詩意:
這首詩以七夕雨天拜訪石堂先生為背景,表達了對時運不濟的感嘆和對道德修養的追求。詩中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對比,以及對天地之間的呼喚,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期盼和對道德倫理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具體的情景和自然景物為基礎,通過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一種充滿哲理和意蘊的意境。
首先,詩中提到了冀亳和歧山,這兩個地名代表了歷史的滄桑和時光的流轉。"一際五百年"表達了五百年的歷史變遷,將人的一生與歷史相對照,彰顯了人事無常的真實感受。
接著,詩中提到了洙泗,這是兩個古代的水系,象征著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然而,詩中使用了"豈無集",表示暫時未能有幸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時機未到。這種對緣分和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際關系和交往的期待。
而后,詩中提到了"世降道愈悠,擊壤呼堯天",表達了作者對于道德修養和倫理觀念的思考。"世降道愈悠"指的是在當時社會道德淪喪的情況下,對道德的追求愈加艱難,需要更長時間的修煉。"擊壤呼堯天"則是一種借景抒懷的表達,意味著作者呼喚古代賢人堯帝,期望社會能夠回歸道德的正途。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現實和道德觀念的思考,抒發了作者對于時代的關切和對道德倫理的追求。通過具象的描寫和借景抒懷,給人以深入思考和內心共鳴的空間,展示了熊禾獨特的詩意和情感表達能力。
“未遇時運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yù yǔ fǎng shí táng xiān shēng
七夕遇雨訪石堂先生
jì bó yǔ qí shān, yī jì wǔ bǎi nián.
冀亳與歧山,一際五百年。
zhū sì qǐ wú jí, wèi yù shí yùn piān.
洙泗豈無集,未遇時運偏。
shì jiàng dào yù yōu, jī rǎng hū yáo tiān.
世降道愈悠,擊壤呼堯天。
“未遇時運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